蒼茫大海上,一艘漁船正謹慎地航行著。細瞧之下,這艘漁船與眾不同,它並未開燈,遠處燈塔的光隱約可見。海浪洶湧澎湃,漁船在其衝擊下,忽上忽下,左右搖晃。船上除了老漁民,其餘人皆身著藍色軍服,且一個個嘔吐不止。
\"哇靠!這感覺真是酸爽啊!\" 劉培戰一邊擦拭著嘴角,一邊猛地灌入一大口冰鎮可樂。他們已經在波濤洶湧的海麵上連續機動了兩個多小時,早就遠遠離開了港口,此刻正朝著目標點奮力前行。
他們雇傭了一艘經驗豐富的漁船,船上的漁民們對於這群當兵的充滿了熱情與好奇。不僅主動拿出冰鎮可樂供大家解渴消暑,還積極地提供各種幫助和建議。
\"劉培戰,離目的地還有多少海裏?\" 一名軍官高聲問道。
劉培戰低頭看了看手中的地圖,然後回答道:\"大概還有 30 海裏左右,應該快到了。\"
隨著軍官一聲令下:\"全體人員,準備卸船!\" 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七手八腳地將橡皮艇從漁船上卸下。值得慶幸的是,這艘船配備了一台強大的吊機,可以輕鬆吊起沉重的橡皮艇。
然而,在如此洶湧澎湃的海麵上,橡皮艇一旦放入水中,便立刻變得異常活躍,仿佛被賦予了生命一般。戰士們小心翼翼地跳進橡皮艇內,但由於船舷較高,且吊裝時無法容納過多人數,因此劉培戰挑選了幾名身手矯健的士兵留守在船上。待橡皮艇成功落水後,他們再敏捷地跳入其中。
黑色的橡皮艇看上去異常堅固,它們皆出自 80 年代那些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老軍工人之手。這些橡皮艇的質量堪稱一流,絕對經得起時間和環境的考驗。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它們實在太過沉重。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批 17 式的空投橡皮艇。這些新型橡皮艇配備有二氧化碳充氣瓶,但其橡膠材質卻單薄得可憐,稍經磨損便會出現漏氣現象。如此品質,實難與 80 年代的軍工產品相提並論!
經過整整半個小時的努力,三艘橡皮艇終於全部成功投放。其中一艘由軍官帶領,另一艘則由劉培戰負責指揮,還有一艘交由一名士官掌控。總共隻有這三艘橡皮艇可用,因為漁船目標過大,再繼續向前行駛就極有可能被岸防雷達偵測到。鑒於此種情況,眾人果斷決定換乘橡皮艇,並依靠機動操舟機手啟動馬達來推進船隻前進。
緊接著,三支小隊緊密協作,駕駛著各自的橡皮艇緊緊跟隨海浪起伏,組成整齊的編隊徑直向著燈塔所在方位破浪前行。
\"好多了......\"劉培戰終於鬆了一口氣。按常理來說,橡皮艇相對於漁船而言更為輕盈,在海麵上遭遇風浪時理應搖晃得更加劇烈才對。然而,一旦馬達開始運轉,橡皮艇便如利劍般劈開波濤,勇往直前,使得船上的人們感受到的不再是明顯的搖晃,取而代之的僅僅是輕微的上下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