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雲欲雨 第四十九章 燈下黑(三)(1 / 2)

暴雨沒有絲毫停止的痕跡,瘋狂灑落的雨水把這個世界浸透一種烏雲的壓抑,雨中的人,大都被雨水濕透了身體,縱然身懷道行的蕭榆,不知是多年來親近自然的習慣亦或在這個夜晚的心緒選擇,雨中的他,淋著雨。

閻羅劍已指定了李崇煥,在那一句具有著絕對力量的威脅後,乾清宮又隻剩下了暴雨的聲響。

蕭榆的氣勢隨著真元的爆發而節節攀升,劍鋒所向,縱然是道行明明比之蕭榆更為深厚的那十六名大修亦感受到了來自下方這個年輕人強大的壓迫,不自覺的調動真元,嚴陣以待。

氣勢對於世俗江湖的武者是一種虛幻縹緲的東西,而對於蕭榆這樣的修士則實實在在的存在著,無論有無道行,在蕭榆徹底放開了氣場全力運起了真元後,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一種冥冥中猶若天地巨力的壓迫,之前那漫天雨水倒卷而上的神跡更攝得山一般的禦林軍失去了原先的某種堅毅,雖然陣型未曾有過絲毫混亂,雖然列陣的還是大唐禦林軍,可這一刻再看,他們已完全沒了那股沉重至讓人窒息的威嚴。這便是蕭榆的氣勢,一人一劍,讓暴雨逆天,一人一劍,讓大軍退卻,一人一劍,逼得十六名大修全力戒備,而劍鋒所向,乾清宮前的李崇煥,可以想象他此刻在承受著怎樣的壓力。

但是,李崇煥負著手,仰著頭,屹立於上,沒有像漫天狂雨般選擇了逃離,沒有像浩蕩禦林軍般被奪去了威嚴,也沒有像十六名大修那樣下意識的嚴陣以待,他依舊從容著,依舊是大唐的帝王,至尊的帝王,俯瞰著億萬百姓,俯瞰著持劍的蕭榆。

短暫的沉默,乾清宮前的這片天地卻像是寂靜了千萬年的歲月,李崇煥沒有理會蕭榆乃至於整個太虛門的威脅。他伸出手,指向蕭榆,就如蕭榆那柄指向他的長劍。

“太虛門協助太子叛亂,諸位修士,替朕擒下此子。”

“轟!”蒼穹中的驚雷又響,整個長安似乎都在這聲巨響中震顫,猙獰撕裂了黑暗的閃電用那瞬間的慘白映出了李崇煥的雙眼。

天威浩蕩,但天威之下屹立著這世間的帝王!

李崇煥此刻的決斷於李世仁來講卻比這聲顫抖了大地的雷鳴更為震撼,低垂著頭的太子猛的抬起,驚駭的望向乾清宮前的帝王,那高高在上的帝王,那他永遠無法猜透的帝王。

禦林軍的神兵天降,李世仁從容麵對,謀劃許久的兵諫被死死的製住,甚至於連真正出手的機會都不留分毫,李世仁從容接受,但他清楚的知道,此刻蕭榆的威脅,整個太虛門的威脅,是如何的令人恐懼,所以他再也無法從容麵對在這樣的威脅下自己的父親,大唐帝國的至尊,李唐皇室的首領,做出這樣瘋狂的決定。

“父皇!”李世仁猛的跪倒,跪在李崇煥的腳下,橫著鋒利的長劍,架在自己的頸前。

“父皇,放過陳林林,讓蕭公子走吧……兒臣大逆不道,當即自刎謝罪……”

“殿下!”吳孟少、陳明以及那二十五位黑衣武者帶著幾分淒涼,幾分悲壯,向李世仁跪到在地。他們沒有上前阻止,因為在失敗的那一刻,今後的命運已然可以預見。

李世仁沒有理會周圍的心腹,望著高高在上的李崇煥,這個他本以為已經大約已能與之比肩的父親,此刻他才知道,原來自己永遠猜不明白。

“朕是君,你是臣,在你沒有坐上朕的龍椅之前,你永遠無法看到朕能看到的東西……”李崇煥對著自己的兒子,這個成長至今已令他滿意甚至可以放心托付整個帝國的繼承人,再一次重複了這一句話。

李世仁靜默在雨中,雨水朦朧了世界,打落橫在頸前的劍上,迸濺到他的臉上,李世仁忽而覺得這一切都如這場雨中的世界般,模糊得讓他無法看透,他怔怔的望著高高在上的父親,望著手中的劍,而後望向同樣握著利劍的太虛門蕭榆。

李世仁先前便在心中生出的那些許疑惑疾速放大,而後他似乎漸漸明白了什麼……就在這個時候,兩名大修閃身而來,毫無意外的輕易製服了已呆若木雞的李世仁。

“太虛門協助太子叛亂,諸位修士,替朕擒下此子。”

李崇煥負著手,望著乾清宮台階下的所有變化,再一次重複了之前的命令。

便在話音剛起之時,閻羅劍的劍鳴亦同時響在了雨中,蕭榆騰身而起,帶起了一大片積水,似乎噴薄的煙火,在半空中綻放得燦爛,某一個平麵上的雨滴在瞬間停滯,緊接著破碎開來,勾勒出一道巨大的弧形,隻一瞬間衝向乾清宮。

十六名大修捏訣出劍,無形的劍氣在漫天的飛雨勾勒下亦現出了形跡,如十六道衝淵而出的蛟龍,狠狠的撞在了那一道斬來的弧形之上。

“轟!”劍氣的撞擊沒有任何懸念,蕭榆的一斬被十六名大修輕而易舉的徹底摧毀,而連帶著的雨水,卻綻射如萬箭齊發爆散壯觀如煙花。

蕭榆望著那破碎的劍氣,眉宇間憂色不去掩飾,他憑著敏銳的神識輕易可判斷出,此時乾清宮前的十六名大修出身天都所在的上清門,且盡數是第十重的道行境界,是已然到達了那道仙凡之隔的鴻溝邊際的絕頂修士,而自己縱然兩年悟道以不可思議速度突飛猛進,踏入了第九重的門檻,可比之他們完全不可能有任何勝算,那一劍不信邪的出擊,亦無情的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