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雲欲雨 第四十章 那歡慶的海洋(1 / 2)

長安的夏意已濃,不隻是天氣,城中某種漸漸彌漫的熱烈喜慶氣氛亦隨著日子一天勝似一天的濃鬱起來。

就如當年的柳貴妃如今的柳皇後兩年多前在禦花園與李崇煥說的那樣。

大唐帝國雖然文化興盛,但作為帝國根基的底層普通百姓亦不過愚民二字而已。是以在朝廷力量暗中的影響誘導下,百姓們自然不會再去想象那絕燕關下流了多少血,葬了多少人,不會多去考慮這場戰爭讓他們、讓帝國,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以至於將來還會失去什麼……

除了那些顫顫巍巍扶著門邊等待兒子歸來的母親,除了那些望著春濃春去望著秋葉冬雪,卻怎麼也望不到丈夫的妻子,除了那些羨慕的望著同齡坐在父親寬厚肩上而自己卻隻能坐在地上的孩子……除了他們,會在那喜慶的大潮下,滴落兩滴不為人知的淚水,除了他們,會在自豪的海洋中,發出幾聲不為人聞的歎息……僅此而已,大潮滾滾向前,總是熱烈與歡喜的。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歸。可憐無定河邊骨,猶似深閨夢中人。”這樣的詩句總是隻能在偏遠荒蕪的淒涼風沙中含淚吟唱,或是在百千年後供後人吊念那一段流淌著激情與熱血講訴著死哀與悲涼的故事。然而荒蕪偏遠的地方是不會有太多觀眾的,便是那含著的淚也逃不過被風沙吹幹的命運,故事總歸在以後才會成為故事,如今唯有一張紅豔豔的大幕落下,掩蓋了許許多多撕心裂肺的悲傷,於是,隻是歡唱。

從絕燕關前線整編退下來的第一支部隊,已在西北駐地休整了一些日子,近日便要奉旨由留守將軍吳孟少帶領前來長安向天子複命並受天子封賞。

這是戰爭開始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部隊歸國受賞,無論出於對遠征軍士們的尊重,還是對國內輿論的向導民心的穩定凝聚,李崇煥都覺得必須辦得聲勢浩大,於是在某一日乾元殿上的一道旨意,整個長安城提前十餘天便開始了那注定隆重輝煌的接見受賞儀式的準備工作。

皇城前搭建起了受賞的高台,威武大氣,縱然是匆匆搭建也有能工巧匠們精心雕刻出莊嚴神聖。從十裏亭自玄武門,而後沿著筆直通往皇城主道兩側,拉起了招搖的紅綢,若從天空往下,好似一條在風中起伏的巨龍,這便是將要迎接戰士們的榮光大道。大量由皇家工匠打造的煙火也已然布置下,可以想象,在儀式舉行的時候,那漫天的燦爛是那樣的熱血沸騰,主道兩側的商家們也被告知了當日需如何配合,更有眾多的歌舞行被朝廷征用以演練屆時歡迎軍隊的盛大舞曲……

隨著西北軍抵達日期的臨近,長安裏氣氛愈濃,喜慶愈濃,自豪愈濃,一切都在緊鑼密鼓的安排著,長安在一片熱烈的氛圍中忙碌著,不管明麵上的忙碌,還是那隱藏在暗地裏,隱藏在那喜慶歡樂外表下的忙碌,總之在那個盛大典禮將要來臨的最後這段時間裏,有那麼多的人在忙碌……

當然,悠閑的也還是有的,比如蕭榆,比如陳林林。

因了那一夜東宮裏太子的決斷,將要一手策劃出一個驚天陰謀的陳明可想而知的投入了暗中那不可告人的忙碌中,而蕭榆沒了陳明學習俗務的安排,便無所事事起來。至於陳林林,作為一個權貴家族第三代女性,在那存在於未來可能當中的為家族犧牲的政治聯婚還沒到來之前,自然是一隻最讓人羨慕的快樂小鳥,衣食無憂不說,地位高貴集千萬寵愛,隨心所欲悠閑自在的日子多得是大把大把的青春時光。

於是,一個府邸裏,兩個悠閑的人,蕭榆和陳林林順理成章的走在了一起,隻不過一個是被動的,一個是死纏爛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