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雲欲雨 第十三章 悲劇的姿態(2 / 2)

“玄明子拜見天……天……天師兄。”

上清門與太虛門同為傳承悠久得貫穿了三界恢宏曆史的仙教聖地,但很無奈的,上清門人不得不承認,無論就底蘊深厚程度還是門中的絕對力量來說,上清門似乎都要比太虛門差上一些,隻是上清門當然也有著他們的自持,那便是比起太虛來說上清門更像一個道門,因為上清門中皆道士,而太虛門則不禁俗家,別看這似乎隻是個形式上的玩笑,這可以讓同為龐然大物的兩個超然存在,於比較中多出一份我才是道家正統的說頭,隻就這點,便可以扳平太虛門在富足程度與絕對力量上的優勢,使得兩個門派不分伯仲,當然至少上清門人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上清門中不管你入門之前是個什麼名字,為了彰顯我道教正統,入門後都會有個道號為名,以首字排輩,就如掌教一輩是“清”到了玄明子一輩則為“玄”,這個規矩從不知多少滄桑歲月前的立派之初延續至今從未改變,唯一的例外便是天都,天都以天字打頭不屬於上清門裏的任何一輩,所以他沒有輩分,所以玄明子在那句“拜見”之後會忽而愣了半晌才不知出於何等想法的堪堪憋出一句師兄,隻是此話出口他就有些後悔,隻因想起門中真仙亦有向天都問道的時候,便忽而意識到自己這句師兄似乎很有冒犯的嫌疑,頗有些小心的看向天都。

不過天都顯然沒有在乎這些含於話間的輩分區別,他對著正向自己恭謹問禮的十六名上清修士回了一禮,而後看向唐誌若有所思。

蕭榆雖然在太虛山上修道十年,與師傅蕭子樣近乎天天見麵,那一般來說都應當隱藏於傳說裏的真仙實在是見得頗多沒什麼稀奇,但這真仙法相卻是真的第一次見到,不由得還有些好奇,饒有興致的打量著唐誌,細細體味著那滔滔魔氣也同樣不知在想些什麼。

項瑩見身邊兩人都忽而望向了同一個地方,不由自主的看去,她是一實打實的凡人,雖說貴為公主,之前最多也就見見能飛天遁地的修士便也嘖嘖稱奇了,當然不可能知道什麼真仙法相,乍看過去,理所應當的被唐誌現如今那猙獰恐怖的摸樣嚇得不輕,忍不住驚叫一聲,立刻縮到了天都身後。

原本風雲湧動的鎮鬆峰因了蕭榆三人的出現而忽然變得安靜下來,大家一時間都有些莫名,整座山頭氣氛頗為古怪。

唐誌看向玄明子,似笑非笑,當然因為他此時那布滿鱗片獠牙突出的尊榮確實是很難判斷他到底是否在笑,打破沉默問道:“不逃了?”

玄明子不知如何回答,看了看天都,見他根本沒有任何反應,愈發哭笑不得,暗道今日這碰上的究竟算個什麼事哦。

唐誌沒有閑暇理會玄明子此時糾結繁雜滿腹嘮叨的內心,站在他的立場與視角看待整件事情應當是這樣的:楚皇暗中勾結了上清門要把他這枚眼中釘肉中刺給拔掉,而事實上還險些讓他們成功了,隻是果真他天命不凡,因禍得福拾回本心一朝蹬仙,於是形勢整個逆轉過來,今我為刀俎,人為魚肉,要殺要剮全憑一念,隻是他蹬仙之初忽而心有所動,決定依著徒弟意思放這幫魚肉一條生路,少去些麻煩,哪曾想魚肉不愧為魚肉連逃都逃得不利索,於是他再次麵臨一個高高在上的選擇,是殺還是放。唐誌覺得自己已經放過一次,機會是很少的,既然這群愚笨的芸芸眾人們沒有把握住,如今他決定殺。

唐誌的姿態無疑是高高在上的,而已然成仙的他並不認為這有何不對,事實也確實是至少在現在的這個山頭上,他的力量可以壓倒一切,但剛剛成仙的他似乎腦子選擇性的有些不好使,直到此時他也沒曾想過,自己成仙之後沒能離開凡塵,這個結果推而及廣後似乎有些可怕。

正因如此,當唐誌將要再次如他前不久走入鎮鬆大殿那樣以俯視眾生的姿態做出他此時認為是刀俎對魚肉的選擇時,注定了他永遠隻能是個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