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劫之前,世間本有秩序。
天界、靈界、陰間、凡間四界,每界皆有賢能管轄,天規地律章法有度。譬如陰間,乃是靈魂輪回之所,對四界而言最為重要,故而天帝遣十位賢君各司其責。
但百萬年前的一場變故使一切井然化為混沌,陰間輪回也毀於一旦。不僅如此,四界生靈幾近滅絕,萬物所化魂魄由於尋不到陰間,徒勞地遊蕩於天地,直至魂飛魄散。
生靈塗炭、萬魂悲怮,一切仿佛回到蠻荒。
至今百萬年過,諸界生靈逐漸恢複元氣,然而佐證這段滅世慘禍的,隻剩下了一卷天書。這本天書來曆不明,關於滅世緣由隻是略有提及,說得也不明不白,而關於如何重整世間秩序倒是說得頗為詳細。
天書記載,若要重整天地秩序首先需要因果之力,而因果之力又需要數件天道法寶才可以破鏡重圓。
何為因果之力,何為天道法寶?
相傳,因果之力與五係靈力有所不同,天書所言也很是玄妙:“因果之力關乎自身氣運,得之可消災解難、化險為夷。今雖天道不再,因果不能循環,然天道法寶尚有因果之根,倘若集齊諸界天道法寶便可重整天地綱常、掌控世間氣運,成就天帝之尊。”實在是不可思議。
隻是撰寫天書之人恐怕沒料到,諸界自劫難之後便難以互通,集齊諸界天道法寶已是天方夜譚。
凡間,雖有輪回井可以通往,但輪回井尚有輪回之力殘存,哪有人敢輕身涉險;天界,相比凡間更加隱匿,仿佛不曾存在;陰間,災劫後成為群魔、異種橫行之所,化為魔界,此等凶險之地怕是有去無回;而處於天凡二界之中的靈界,倒是仙人輩出、妖物叢生,雖固步自封,卻是一派複興的大好光景。
然,世人貪婪,靈界一眾修仙高人、妖族巨擎,乃至大國帝尊,也未能免俗。除卻魔界入侵、異族相鬥、大國交戰以外,靈界各方大能受天書蠱惑,為爭奪那沾有因果之力的寥寥幾件天道法寶,已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相傳,東萊女帝為奪天道法寶,弑母、弑子、弑夫、弑親妹,六親不認、無所不殺,種種行徑令人發指,靈界大能無不口誅筆伐。但為天道法寶而喪心病狂者,又豈止一人?
手足相殘、父子相弑,乃皇子皇孫的拿手好戲;無勢者,或如火鳳女甘願以色侍人,或如大地石皇甘為人奴;若無名無勢、一介散修,亦可加入某一勢力,或許將來也有染指良機……
如此,巍巍靈界,不乏自命法力通天者,卻個個下不去凡間、登不上天界,又互忌互殺,何德何能占得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