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林威正在教這一群官兵打軍體拳。

這軍體拳便是王雲、林威二人大一軍訓時跟著教官學的。

後世又稱為歹徒興奮拳,這也全源自一個傳說。

傳說中曾有一名見義勇為的大學生與歹徒搏鬥,硬是打出了16套軍體拳,結果被砍了33刀。

當然不是說軍體拳不好的意思,而是說作為大學生的王雲、林威二人,在軍訓時學到的那點花架子屬實不夠看。

這是因為王雲發現這些人馬大多是吃不上飯,又當不上兵的人,才來投奔山寨,那身體素質簡直差的驚人。

因此教授這些人馬打軍體拳不是為了他們上陣殺敵,隻是先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

曬著太陽觀看這麼一個古代版“軍訓”,王雲深切地體會到了曾經自己軍訓時,學長學姐吃著西瓜觀看的快感。

當然了,林威也有爽到,他體會到的是當教官,訓練別人的快樂。

正當兩人快樂著呢,一個負責放哨的嘍囉飛奔跑來。

“報告!山下來了一個強人,使得一柄樸刀,已經連斬幾名弟兄,現在弟兄們節節敗退。”

王雲登時來了精神,“可見到那漢子麵皮?”

小校答道:“那漢子本有麵紗遮住半臉,打鬥中落了麵紗,原來有一老大青記搭在麵皮。”

“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王雲樂嗬嗬的哼起了小曲。

“帶路!”

王雲與林威一起帶著幾十嘍囉,跟著探哨之人去見那楊誌。

這探哨的小校在前領著眾人下山坡,一邊走一邊心想:

不是,他是不是有病?哥幾個都死了好幾個了,他卻在這又唱又笑的。

眾人走到一處高坡,果見一漢子正打的一眾梁山嘍囉節節敗退。

隻見那漢子頭戴一頂氈笠,上有一托紅纓,倒是與初見林威時那帽氈頗有些相似。

穿一白緞子正衫,腰間跨一口寶刀,手提一柄樸刀,舞的是虎虎生風。

王雲高叫:“那青麵漢可是殿帥府楊製使?”

楊誌聽得,驀地跳出圈子外來,橫起樸刀,防止嘍囉上前,駐足答道:“你那賊人,如何認得灑家。”

王雲滿臉堆笑,一路小跑下了高坡來到楊誌麵前。

“嘿嘿嘿,製使,小可王倫,數年前到東京應舉時,曾聞製使大名,久仰已久,未曾想今日得見。倫,三生有幸。”說罷竟一鞠到底。

楊誌哪見過這場麵,不是,你不是梁山賊人嗎,現在當賊都這麼講禮的嗎?

楊誌收了樸刀,慌忙回禮,“灑家本失了花石綱,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處避難。如今赦了俺們罪犯,灑家便收拾一擔財物打此經過,不料被放哨發現,貪圖灑家財物,這才打殺了幾人,王兄弟勿怪。”

王雲見楊誌如此,倒也印證了猜想,關西漢子都是吃軟不吃硬的好心腸,比如魯智深,再比如眼前的楊誌。

不過眼前楊誌表現中規中矩,大抵不是穿越者。

“好說好說,我等皆是走投無路的劣貨,才聚了百餘人在此占山為王,萬不敢做草菅人命等事,無奈眾人須有飽腹之欲,因隻搶奪財物,許是弟兄見製使包裹飽滿,方攔路相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