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騙人!”
少年指著老人的臉,大喊道。
“我還納悶怎麼這麼耳熟,這不就是逐鹿之戰嗎!”
“你後麵是不是要說天女旱魃幫助黃帝把蚩尤給打敗了。”
老人見少年一臉認真,不由好笑。
“小老兒本來就是講故事的,這個你聽過來我說其他的給你聽。”
其實我也不記得後麵的事了,隻知道公孫贏了,蚩尤輸了。
一轉眼,百年過去,他們都死了,我還活著。
還真是,唏噓啊。
這百年裏我想著反正也死不掉,於是我就胡吃海喝體驗生活。
有幾次我差點死在毒物手上,還好我有心劍。
我的心劍就是去病,去了毒,去了老,去了死。
可我救得了自己,又有什麼辦法去救他人呢?
也不怪我悲天憫人,也不怪我想法那麼多,因為確實是閑的。
於是我就準備起草一本書,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命名,那就不命了。
我去過九黎,去過自己的部落,也到過公孫部落。
那裏倒也奇特,有兩輪牛拉的車,有泥巴做的碗,有青銅做的鼎。
這些我以前也很少見到啊,我像是一個活在以前的古董。
但我也見到了他們的貧窮,生老病死,他們躲避不過。
隻不過我也沒想到居然有人發現了針灸!
那個時候還不叫針灸,甚至連救人的方式都算不上,也是我偶然發現的小現象。
那天我跟一個老先生學煉鐵,老先生忽然腰扭了。
他一邊喊疼,一邊說著。
“那什麼,快在我腰上麵三厘的地方戳一下,一直摁著。”
當時我就照做,也沒用心劍的能力,沒想到居然真有用。
老先生在按住十來分鍾後就不疼了,他感慨。
“小夥子,你比之前那個混賬好多了,摁兩下就沒心思了。”
“哼!就他那心性,幹啥都不行!”
於是陳知仙也就好奇道:“為什麼摁住那個地方就會止疼?”
老先生笑道:“這都是經驗,我跟你說,你要是拿那種尖的東西紮那才叫一個痛快,好的更快。”
陳知仙立刻更加好奇:“這是什麼原理?”
“嘿嘿,你要是好奇可以問問南邊的那個老婦人,她好像懂的更多。”
老先生繼續煉鐵,大火燒個不停,可惜落出來的鐵液很少。
為了解惑,陳知仙馬不停蹄的前往南邊的草房,幾經打聽才找到老婦人。
老婦人聽有人好奇,也就全部教授了。
比如說哪裏疼,在哪裏摁住就可以緩解疼痛。
老婦人很健談,也說了很多祖祖輩輩的趣事,也舉了很多鄰裏的例子。
她還說,五穀要配合著吃對身體好處更大。
可以減少生病的概率,她說她們一大家子都很少生病,還說了很多她們生活的習慣和作息。
陳知仙大受啟發,他覺得自己摸到了一絲一縷的關鍵節點。
後麵的幾年,陳知仙一直在老先生與老婦人之間往來。
突然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尖的,硬的,為什麼不能用鐵?
這一發現讓陳知仙喜出望外,他找到老先生說明自己的訴求。
細的,尖的,叫什麼呢?
針!
可惜做出來的效果始終不理想,但陳知仙和老先生的兒子發現了鐵分很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