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實初緩聲回答:“眉莊小主膝傷已然大好,這幾日正按臣所開之方調理身體,恢複得頗為順利。隻是……”他略微停頓,似有隱憂,“小主心緒不寧,恐對病情有所影響。”
甄嬛秀眉微蹙,她明白沈眉莊之所以心緒不寧,多半是擔心華妃因她被禁足後,會更加瘋狂的打壓她們姐妹。她輕歎一聲,對溫實初道:“溫大人,您能否設法寬慰梅姐姐,讓她知曉,無論何時何地,嬛兒都會與她共進退,同舟共濟。”
溫實初點頭應允,他明白甄嬛的憂慮所在,亦深感其姐妹情深。他承諾道:“臣定會以醫者之言,寬慰眉莊小主,讓她安心養病。臣也會時刻關注小主的病情,確保兩位小主平安度過這段風雨飄搖的時期。”
溫實初離開後,甄嬛並未鬆懈,在病榻之上也不忘研讀詩書、練習技藝。待病愈之時,以全新的麵貌出現在皇上麵前,贏得更多寵愛。她深知,後宮之爭不僅是權謀的較量,更是才情、德行的比拚。唯有內外兼修,方能在激烈的宮廷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日子在期盼與籌謀中悄然流逝,甄嬛在溫實初的精心調理下,病情逐漸好轉。而在此期間,皇上對華妃的關懷不斷,卻始終未提及解除禁足之事。這微妙的平衡,讓後宮的氣氛愈發緊張而微妙。
數日後的一個黃昏,禦花園內,杏花如雪,紛飛滿園。田青元在蘇培盛的陪伴下,悠然漫步其間,沉浸在這春意盎然的畫卷之中。忽聞一陣蕭聲由遠及近,如泣如訴,打破了花海的靜謐,卻又與之和諧交融,仿佛是春風與花香的對話,又似是落英與流水的低吟。
那簫聲起起伏伏,時而激昂如江河奔騰,時而婉轉如溪流潺潺,仿佛訴說著一段段未盡的故事,牽動著聽者的心弦。田青元與蘇培盛循聲望去,隻見一位身著素色宮裝的女子,獨立於杏花樹下,手持碧玉簫,神情專注,眉眼之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正是病愈後的甄嬛。
田青元駐足聆聽,目光隨著那蕭聲的起伏,落在了甄嬛身上。甄嬛一襲素雅宮裝,更顯其清麗脫俗,病愈後的她,麵容略顯蒼白,卻平添了幾分楚楚可憐之態。她的手指輕輕撫過碧玉簫,每一個音符都像是從指尖流淌而出,融入這繁花似錦的春色之中。
蘇培盛見田青元沉浸於甄嬛的蕭聲,心領神會,悄聲退至一旁,留田青元獨自欣賞。甄嬛似並未察覺到田青元的到來,依舊專注於吹奏,那簫聲時而高昂激越,如同破雲而出的孤鷹,翱翔於天際;時而低回婉轉,猶如月下獨酌的詩人,低語著無盡的思念。
曲終,餘音嫋嫋,良久不散。甄嬛收起碧玉簫,抬頭望向滿樹繁花,臉上泛起淡淡的微笑,仿佛與這春色融為一體。田青元緩步走向她,眼中閃爍著欣賞與疼惜。輕聲道:“朕從未聽過如此動人的蕭聲,嬛嬛你身子可是大好?”
甄嬛聞聲,微微一驚,旋即襝衽施禮,答道:“臣妾參見皇上,皇上萬福金安。臣妾病體已無大礙,適才一時興起,便在此處吹奏一曲,未曾想擾了皇上賞景之雅興,還請皇上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