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田青元到的寵愛 ,宜修的退讓。
一時間讓年世蘭在六宮之中,風頭無二,氣焰更勝往昔。
這日年世蘭讓頌芝以教導宮規為由,請頗為受寵的富察貴人前來。
富察貴人聞召,心下雖有疑慮,但不敢違拗,隻得穿戴齊整,前往翊坤宮。
甫入殿內,隻見年世蘭端坐於寶座之上,身側白玉香爐中嫋嫋升起的合韻香。
富察貴人忙屈膝行禮,口中低喚:“嬪妾參見華妃娘娘。”
年世蘭瞥了一眼跪地的富察貴人,語氣淡漠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命令。
“起來吧。皇上常言滿漢一家親,身為後宮妃嬪不能不懂漢文。皇上揮毫潑墨之時,爾等須於側畔恭謹研磨,此研墨之藝,你需潛心研習。”
富察貴人麵露驚異之色,顯然未料到所謂“教導宮規”竟是要她研墨。
然而華妃素來不喜被反駁,她知此刻不宜多言,唯有恭順應下。
“臣妾謹遵華妃娘娘教誨。”
語畢,她小心翼翼地起身,緩步走向擺放筆墨之處,雙手輕撫墨錠,眼神中閃爍著一絲無奈與隱忍。
年世蘭眼觀鼻,鼻觀心,看似閑適地品茗,實則目光如炬,將富察貴人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她心中冷笑,這研墨一事,既是對富察貴人近來過於張揚之態的敲打,皇上雖寵愛她,但這後宮之事,仍需看她年世蘭的臉色行事。
午後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入殿內,光影斑駁,映照在富察貴人專注研墨的身影上。
她纖細的手指輕輕轉動墨碇,墨香四溢,與合韻香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奇特的氛圍。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富察貴人的手肘逐漸酸痛,額角也滲出細細汗珠,但她始終保持著端莊的姿態,未敢有絲毫鬆懈。
殿外,秋風掃過落葉,發出沙沙聲響。
年世蘭的目光從研墨的富察貴人身上移開,轉向窗外,思緒飄向遠方。
她想起早年間王府時的種種艱辛,以及在後宮的摸爬滾打,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皇後看似退讓,實則步步為營,而那些新晉嬪妃又虎視眈眈,後宮之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正當華妃年世蘭沉浸在回憶與籌謀之中,殿內的寂靜被一陣輕微的動靜打破。
富察貴人研墨的動作稍有遲滯,似乎因體力不支而略顯力不從心。
年世蘭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細微變化,但並未言語,隻是微微挑眉,以眼神示意頌芝上前查看。
頌芝心領神會,款款走到富察貴人身旁,柔聲詢問是否需要休息片刻。
富察貴人聞聲抬頭,望向年世蘭,眼中閃過一絲希冀。
然而,年世蘭並未開口,僅是淡然品茗,仿佛在靜待她的抉擇。
富察貴人明白,此時此刻,任何示弱都可能成為他人手中的把柄,於是她咬牙堅持,強擠出一抹笑容,婉言謝絕了頌芝的好意。
年世蘭見狀,眼中閃過一絲冷冽。
“富察貴人,研墨一事,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諸多學問。不過短短一個時辰,這功夫還遠著呢。”
富察貴人聽聞此言,臉色微變,她強忍住手臂的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