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低首垂眸,歎息道:
“皇上,臣妾近日察見,華妃對待新入宮的惠貴人沈眉莊、菀常在甄嬛與安答應安陵容三位嬪妃,似乎懷有一種異乎尋常的敵意。
尤其是菀常在甄嬛,其容貌氣質竟與先皇後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令人觀之不禁感慨萬千。如此佳人,竟無辜遭受華妃的無端淩虐,實令人心痛。”
田青元聞此言,眼中掠過一抹異彩,他擱下朱筆,略帶疑慮地詢問。
“哦?華妃雖性情直率,偶有驕縱之態,但對待宮人斷不至於如此苛刻。其中是否藏有何種隱衷?”
盡管對後宮諸事洞若觀火,田青元仍願傾聽宜修的見解。
宜修略作沉吟,以冷靜而理智的口吻剖析。
“華妃執掌後宮大權,對宮闈秩序自是極為重視。
新入宮嬪妃對宮規禮數尚有諸多生疏之處,或是無意間觸犯了華妃。
加之她們才情出眾,深得皇上青睞,無疑觸動了華妃的敏感神經。
華妃本性剛烈,行事衝動,常以先聲奪人,故而對甄嬛等人有所針對。”
田青元聽罷,微微點頭,表示理解。
“原來如此,華妃對朕的一片赤誠的確無可非議,隻是其急躁的性情有時確使人困擾。
朕會尋個適當時機,對她進行勸導,使其收斂鋒芒。
那麼,甄嬛她們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惠貴人沈眉莊、菀常在甄嬛與安答應安陵容雖初涉宮廷波瀾,卻展現出超越常人的睿智與忍耐。
麵對華妃的咄咄逼人,她們並未選擇硬碰硬,而是以柔克剛,以退為進,巧妙地化險為夷,破解了許多矛盾。”
宜修的話語間皆是對三人讚賞與肯定。
田青元聽罷,眼中亦是閃爍著讚賞之色。
“如此甚好。華妃雖陪伴朕多年,性情驕縱,朕亦有深切體會。宜修,你須適時引導,調和各宮關係,確保後宮寧靜。朕不願因後宮的紛擾,幹擾到朝政的處理。”
皇後目光流轉,敏銳地察覺到田青元並未因華妃之事而動怒,反而對甄嬛三人應對之策給予了高度評價。
她心中明白,田青元對華妃雖有微詞,但對其深情厚誼亦是難以割舍。
於是,她恭謹回應:“臣妾明白。皇上所慮,正是臣妾作為皇後之職責所在。
華妃雖性情直率,但其張揚的個性易引發後宮矛盾。
臣妾必遵照聖諭,以寬厚之胸懷,耐心教誨,調和各宮關係。
使之和睦共處,避免後宮糾紛影響皇上處理國事。”
宜修稍作停頓,再次提及甄嬛。
“至於菀常在甄嬛,不僅外貌酷似先皇後,其內在品性更是謙遜內斂,深具先皇後遺風。麵臨困境,她能泰然處之,實屬難能可貴。”
田青元聽後,麵色和煦,並無表示。
“甄嬛之容貌確有幾分酷似純元,但朕更看重的是其內在的涵養與品德。”
宜修麵色平靜如深潭之水,盡管外表看似淡然。
然而內心卻是千回百轉,猶如絲線般細膩複雜,她反複揣摩著田青元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