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九煞與十三夫丁(1 / 2)

先說這九煞十三夫丁,這‘十三夫丁’就是‘楊公祭’、‘閻王忌’所指的人物。最小的夫丁楊文十三,過世時才三歲,最大的楊文一也不過十五六。夫丁楊文一祭日是正月十三、夫丁楊文二祭日是二月十一、夫丁楊文三祭日是三月初九、夫丁楊文四祭日是四月初七、夫丁楊文五祭日是五月初五、夫丁楊文六祭日是六月初三、夫丁楊文七祭日是七月初一、夫丁楊文八祭日是七月廿九、夫丁楊文九祭日是八月廿七、夫丁楊文十祭日是九月廿五、夫丁楊文十一祭日是十月廿三、夫丁楊文十二祭日是十一月廿一、夫丁楊文十三祭日是十二月十九。民間傳說這楊公千不該萬不該犯了閻羅王的忌諱。

且看楊公祭祀的‘夫丁宴’,十四盤菜一桌,‘雞、魚、肉、圓’為主,十道小炒為輔,雞代表天上飛的,魚代表水裏遊的,肉代表地上的走獸,粉團圓子代表地裏長的,十道小炒代表十方世界十全十美。本來這十四道是用於喜宴的擺設,寓意著精意喜慶。將這樣擺著十四道菜的兩張桌子拚起來,就是夫丁宴。總共二十八道菜,十四個座位,十四副碗筷杯盞。上下各兩座,兩邊各五座,十三夫丁與坐在最下首的閻羅王總共十四人。

話說這楊公與閻羅王無冤無仇,兩家還是親戚。閻羅王‘甘德生’與楊公家還是表親,閻羅王‘甘德生’還要稱呼楊公一聲表舅爺。楊公與閻羅王的奶奶是表兄妹,又住在同一個地方,平時來往的也多。趕上楊公‘團壽材’過壽,甘德生跟著爺爺與父親到楊公家祝賀。大人們酒席都吃完了,十四個孩子還在玩。本來還有一桌宴席沒開出來,就是留給這些家裏的孩子吃的。這楊公啊,把酒席吃剩的菜肴,挑好的回鍋一熱,重新裝盤組成十四道,兩桌一拚,豐盛得很。二十八道菜,上麵一桌是新鮮菜肴,下麵一桌是剩菜回鍋的,閻羅王就坐在下麵一桌的最下首。剩菜待客,讓客坐小,這麼看來楊公莫不是犯了宴客的忌諱。

民間有句老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說的就是這個楊公。老人們口耳相傳著楊公的故事,說的是七十二歲的楊公,找木匠在臘月準備‘團壽材’的木料,木匠師傅上午就準備好了壽材的木料,楊公對木匠師傅說:“吃完中飯你就可以回去了,正月十二我過生日那天,你再花半天功夫做壽材。工錢絕對不少你的,兩個半天算你一個整工。”

木匠師傅當然很氣憤,哪有這樣的事,隨意編排人,照世事道理與手藝人的臉麵當然要辯理罵人。這楊公也是老臉不怕出醜,歲數大不知羞。沉悶的吃完中飯,兩人在飯桌上攤牌理論,人活爭口氣,臉麵更是個人的招牌,生死都可不顧,名聲為大。

木匠師傅說﹕“這活兒是我自個攬的不錯,碰上你這個主顧,算我倒黴。你睡得棺材我會照著樣式做好,這兩個半天算一天工資我也沒話說,我就擔心你這人這樣的德行,臨死前無人送終,睡棺材也沒人抬。”

楊公伸出手打住他的話說:“多謝你的好意,這個還真不用擔心,今年我花甲之上還添一輪,我團好壽材等著,活一天賺一天,我有‘九子十三孫’,還愁沒人給我送終,生前無人管,死後沒人埋的這種人不少,但是絕對不會發生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