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四合院認親,何大清居然跑路了(1 / 2)

重要提示:1949年到1955年2月21號前,新中國為了應對通貨膨脹,發行的是大額人民幣,最大五萬。到55年三月,才在蘇聯人幫助下,發行第二版人民幣,也就是最大十塊錢的大黑十版本。

1950年,10月

南鑼鼓巷95號院

看著這座久違的四合院,何雨梁心裏感慨萬千。

四年了,終於回來了。

深吸一口氣,邁步走進四合院,就聽到一個洪亮的聲音說道:“何大清跟著寡婦跑了,剩柱子和雨水倆孩子,也沒辦法自食其力,大家想想辦法,看怎麼能幫到他們度過難關!”

何雨梁穿過垂花門,站在門口,詫異的望著一群男女老少四散圍坐在一張四方桌前。

四方桌前坐著三個人,都是院裏的老住戶。

剛說話的是院裏的老好人易中海,胖臉的劉海中,這兩人都是婁氏軋鋼廠的工人,還有個是小學教師閻阜貴。

劉海中接過話茬,打著官腔說道:“傻柱還在學徒,雨水還不到7歲,靠他們想在這世道活下去很艱難,家裏也沒個長輩親戚。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大家是鄰居,也是長輩,我看一家一口,也能讓他們活下去。”

圍觀的人聽完劉海中的話,就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聲音越來越大,還起了不少爭執。

劉海中看著一群人意見不統一,也不理會自己,頓時覺得麵子上掛不住。

這可是院裏誌願者們任命以來的第一場會議,就開成這樣,還怎麼樹立威望。

於是一拍桌子,臉色難看地衝人群大聲喊道:“大家有什麼建議就提出來,別搞得跟菜市場似的,你說一句,我說一句,這會還怎麼開?”

一個瘦瘦的,穿著講究的人突然站起來說:“這年頭誰家都不容易,你說一家一口就一家一口?誰家不是省著一口給自己孩子,就這還不一定夠。你們是區公所任命的誌願者,思想覺悟高,我看就由你們三位來負責吧!”

大家本來就為看戲而來,劉海中的提議讓大家都很為難,見有人給頂了回去,反正看戲不嫌事大,紛紛笑著說\"這個辦法不錯。”“就這麼辦挺好。”“說的真好。”

眼看大家都支持由三誌願者救助,閻阜貴氣急敗壞的站起來怒罵道:“許富貴,你家不容易?整天逛八大胡同的人,有錢救濟失足婦女,不願幫助何家?你和老何可是一眼連橋的連襟。

我家才是真容易,就靠著我這20多萬的薪水,養活一家四口都很勉強,哪有能力再養活兩張嘴。”

閻阜貴剛還在品味誌願者身份帶來的坐上位的喜悅,突然戰火引到自己頭上。

再沒心思穩坐釣魚台,坐看劉海中出風頭的意思。

對於整天把吃不窮 ,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掛在嘴上的人來說,許富貴的話就是要他的命根子。

圍觀的人群聽到閻阜貴的話,哄然大笑。

這許富貴、何大清還有易中海三人以前可是被院裏稱為“風塵三俠”。

許富貴聽閻阜貴當眾揭短,還被院裏人集體嘲笑,讓他覺得顏麵盡失。

“閻阜貴,你個狗娘養的,這些話琢磨不是一兩天了吧?你個內心肮髒的家夥。”說完就要衝上去揍閻阜貴,嚇得閻阜貴往後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