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重大轉折期

從小學升入初中,每個孩子都麵臨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進入初中後,隨著孩子青春期特征的顯露,心理變化此起彼伏,身心都經曆了一次巨變;進入初中後.隨著孩子學業的加重,學習節奏一下子加快了,來自各方的期望增多了,與小學及高中的學習和生活相比.是一個過渡的分水嶺。這一階段,孩子固然激動、興奮又摻雜著害怕,身為家長的父母則更是惶惶不可終日,如何邁好這新的一步,是每個家長和初中生其同關心的話題。

身心發育的關鍵期

初中階段的孩子進入了人生發展中的“第二次斷乳期”,這一時期是他們的身體和心理迅速發展的時期,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更加突出。

初二學生多為12—15歲,這一時期顯著特點是生理發育的逐步成熟,男生身體體格正處於生長發育的突增期,女生體重、胸圍逐步向著女性體型發育,他們的呼吸、消化、泌尿、神經等係統的功能日趨完善,內髒機能不斷增強,第二性征如浪潮般洶湧襲來。他們一方麵為自己身體各部分的發育感到新奇,另一方麵又充滿羞澀和不安。

由於生理、心理發育,容易產生青春期萌動現象,心理上的表現是容易興奮和>中動,他們對異性既感到好奇,又迷惑和害羞,內心又有對異性的追求的心理矛盾。而自控能力較差,分不清友誼和愛情的區別,和異性情感交往過密,產生了愛情的萌芽,大多數早戀的孩子是發生在這一時期,影響了學業和身心的健康成長。

生理上的日趨成熟帶來了心理上的巨大變化,同時心理發育成熟度顯著落後於身體發育,屬於半成熟半幼稚的時期,使得他們的心理與現實世界發生很大的矛盾。具體表現有:敵對、叛逆、孤獨、焦慮、偏激、張揚等等敵對行為和心理狀態的產生;獨立性增強,有事不願和父母及老師交流,處於一種半封閉狀態;情感很脆弱,最容易衝動,做事也很莽撞,後果意識能力差;對世界和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和探究,有一定的獵奇心理:還有盲目的從眾心理,常出現集體犯錯誤的情況等等。

初中生的心理困惑大多是自身成長發展過程中的問題,這一階段,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幫助他們正確對待這種困惑,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而不正確的家庭教育往往會誘發初中生心理障礙的發生。用科學的方法對待和處理初中生心理發展中的問題,預防和減少心理障礙的發生率,不僅是學校教育的責任,也是家庭教育必須十分重視的問題。

知識學習的轉折期

初中階段,孩子的學習出現了重大轉折,在學習文化知識方麵容易產生“兩極分化”現象,有些同學經曆了初一學習的適應和摸索,掌握了一套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興趣也相當濃厚,成績越來越好,自信心越來越強;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因為諸多方麵的原因,成績由優秀變為一般甚至更差。

初中課程增多,增加了物理,並且每門課的內容在加深,難度在增大,尤其是數學和物理,要學好,除了一些記憶性的東西,更需要提高到邏輯思維的高度,而許多學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說沒有提高到思考性學習的水平,他們隻滿足老師上課講授的知識、布置的作業,學習缺少主動性,自己沒有去拓寬知識麵、加大練習強度,如果沒有及時的調整學習方法,很容易掉隊。

還有一些通常被稱做是“中間地帶”的學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群體,他們學習看似認真,按時交作業,從不違反紀律,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從不敢向老師請教,日久越積越多,成績越來越差;還有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嚴重偏科也是初中生學習不好的一個不利因素。產生偏科的原因一般是因為某科的基礎較差,缺乏學習興趣或因缺課未及時補課,遇到學習困難等。還有一些同學因為對某個任課老師的喜歡或討厭,而產生偏科。這種現象對正在全麵發展中的初中學生無論從升學角度,還是從人生的整體發展都是極其不利的。

此外,有些孩子在小學學習成績優異,而升入初中後,麵對眾多優秀學生,學習不斷下滑,於是,甚至在學習上破罐子破摔,甘心丟掉進步的機會。當然也有訂立學習目標高低不當的問題,這部分學生往往容易焦慮和自卑,而又不能正確地調整自己的心態,也是學習下降的一個原因。

成績的下降,心理的原因,源源不斷的作業,無以計數的考試,動力的缺乏,家長和老師的嘮叨,外部世界的誘惑等等,都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厭倦。

這一階段,如果對孩子不聞不問,勢必會使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致使學習成績一再下降,最終斷送了前途。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加以正確引導,勢必會使孩子的學業大有進步。家長要為孩子創設一個清靜的學習環境,避免嘈雜;要指導孩子學會自己安排學習任務和學習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做完了功課才可以玩耍,這有利於孩子集中精力學習;要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做功課時一般不要聽音樂。由於孩子保持注意力的時間有限,家長應該每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提醒孩子休息一下,這有利於孩子在以後的學習時間裏保持注意力。要關心孩子的健康和情緒狀態,不要在身體不適、有病或情緒不良的時候逼孩子堅持學習,這樣不僅學習效果差,還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