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竟是那位洛相所留,許玥起了興趣,想來,那位開寺時種下銀杏樹的大人物就是這位末代丞相了。
不過,小沙彌有一點應該說錯了。
這棵樹應該種下時,就已經不小了,不然書塞不進樹洞裏,也容易被人發現。
但是,為什麼要把這本書隱秘的藏在銀杏樹上麵?
往下看,許玥先看到了第一句——“千百年之後,或有後人得見此書,試問一句,我這一生評價如何?”
她突然一怔。
該如何評價呢?
在取代了前朝國祚的朝代,你依然是“洛相”而不是末帝發泄之下,給安放的千古罪人,百惡之首。
她取筆在旁邊寫下這樣一行小字,好似隔著時空,在和洛相對話。
隨後繼續往下看。
書上字跡清麗,筆鋒圓潤如珠玉,俗話說見字如見人,洛相應該是個謙遜的人……
這個念頭在下一秒毀去。
“文和帝是一個十足十的蠢貨,不,應該這樣說,不僅是他,他爹,他祖父,三代人都是大大的蠢貨,且各有各的蠢處!”
看到這裏,饒是許玥心中都驚詫不已。
史書上,洛相是個什麼形象:
——扶大廈之將傾,挽社稷之倒臨,卻被昏君害死的悲情忠臣。
這一句話如果暴露出去,其人形象就要大翻轉了。
激烈的批判之後,筆鋒一轉:
“三代蠢貨禍害他們自家的江山,卻要我來收拾這個爛攤子,難不成上輩子我欠皇室一家的不成。”
“好,百姓活的苦不堪言,還有許許多多想要匡扶社稷的臣子,他們一心救國,我沒辦法置之不理。”
“所以,我想試一試……”
後麵是比較長的記敘,有為政措施、打擊世家大族、清理流民、坑害奸臣、聯合叛軍等等。
並不都是高大上,甚至汙糟、下流、不擇手段。
見到這些,許玥心中洛相的形象才越發完整,不是片麵的光風霽月,而是黑白混合在一起,組成了那位權相。
到了末尾。
“我原本以為文和帝此人雖蠢了點卻聽話,加上太忙了,太忙了,這個朝廷處處都是漏洞,我就像個修補匠日夜奔波。”
“難免疏忽了對我恭敬有加的皇帝。”
“所以,我快要死了。”
此處滴落了一點墨團。
“好在若不出我所料,還有一個皇朝為我陪葬,到了地下,也能吹噓一二。”
最後幾行字:
“敬告後來之人,若也是在官場之上浮沉,我唯有一言相贈——不要被皇帝的表象所迷惑,時刻警惕。”
“他們血已經被權力汙染扭曲,是蒙著人皮的怪物,是蛇蠍,唯獨不是人。”
“不管是明君昏君,都一樣。”
許玥輕輕吐出一口氣,將書合上,輕聲道:
“您這可不是‘一言’。”
不得不說,她深深的記住了這些話。
自入朝以來,陛下待她是臣子中極好的,仿若史書中標準的明君賢臣。
所以連許玥自己都沒注意到,對於陛下,她總是抱有一絲莫名的相信和期待……相信他不會辜負自己這位大有用處,且無冒犯的忠臣。
今日洛相之言,好似一把重錘將這些溫和的表麵砸開,見到底下蒼白的實際情況。
君與臣,本就是既依賴又製衡的複雜關係。
前車之鑒就在眼前。
許玥想,自己也該在這方麵多長一點心了。
要把陛下當一個君王,而不是長輩或者前世的上司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