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
接到信後,段氏家主緊急召集了家中人商議。
不多時,人就坐滿了屋子,冬日的天氣連火盆都沒放一個,卻沒人喊一聲冷,均是目光灼灼的望著桌子上的信。
有的人看信如看洪水猛獸。
無他,這封信是走官方八百裏加急來的。
八百裏加急,一天之內遠行數百裏,非重事、要事不可動用。
段氏何德何能配的上這個待遇?
不會是大周連溫水煮青蛙都不肯了,想要一舉蕩平土司吧!
發現人群中有人已經開始打擺子了,頭發白了一半的家主,眼中閃過一絲落寞之色,或許,三郎做的是對的。
隨即提起精神來,將朝廷……或者說那位許大人的意思說清楚了。
話音剛落,清晰的鬆氣聲響起。
人人可聞。
頓時,每個人臉上都有些尷尬,場上一時沒有人說話。
“老夫覺得這生意可以做。”打破寂靜的是一名年紀大的族人,眼泛精明:
“一來,可以表示段氏對朝廷的敬服之意,且那位許大人的名聲,即便在雲南我也有耳聞,與其交好何樂而不為呢?”
“二來,就是實打實的銀子了。”
這位族老撫著胡須,慢悠悠喝了口茶:
“這……就不用老夫挑明了吧?”
聞言,在場人互相對視一眼,眼中俱是笑意。
山民走段氏的路子去務工,其中的抽成不用說,自古以來,中介都是最賺錢的,說不定比賣力的人賺的還多。
段氏族長象征性征求了一下其餘人的意見,全票通過。
“那就這樣定了。”說完,他眼角眉梢一派笑意:
“說來,我們段氏雖得利,但那些山民何嚐不是得了好處。
“不然,這幾年天氣越發多變,種地收成一年比一年低,他們手上的地又多是下等地,冬日少不得死上一些。”
“段氏給了他們這條掙命的路子,是有大恩德的。”
在場段氏族人,俱深以為然。
說來可笑,也許是因此有了慈悲心,選人之時,找的大多都是實在活不下去,一家老小都要凍餓而死的山民。
…………
與此同時,京城內,許玥與民生署的大動作,很快就引起了人的注意。
她的計劃不脛而走。
勳貴大臣對此態度不一,有人覺得,這是嘩眾取寵之舉,嗤之以鼻。
私底下道:“奸佞之臣,為了討陛下的歡喜,連這樣的海口都誇下來了,什麼采礦煉水水泥,名字便粗鄙不堪。”
“水活成的泥,那她去地裏挖些泥巴活一活就是了,費那麼大功夫作甚?”
頓時哄堂大笑,心裏的惡意借此宣泄出去了。
但是也有人心中相信,周閣老就是其中之一,這日,下了早朝他便聯絡了自己這一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