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不希望公主歸朝?
這個問題放在許玥這裏,無論是從本心情感來說,還是從理智上出發,都隻有一個答案:
那就是絕對的讚同!
…………
天子氣定神閑的坐著,並不著急聽到許玥的回答。
抬眼打量這處小偏房,發現和過去已經大不一樣了,大致的布置沒有變化,但細微處卻體現出這位狀元郎的喜好。
桌上有一個小陶盆,裏麵有層翠綠茸茸的……植物,可能是植物吧?
微小的葉子擠擠挨挨,覆蓋在土麵上十分可愛,讓人手癢想摸一摸。
正思考著要不要揪一點,就聽見了許玥冷靜從容的聲音。
君王收斂了神色細聽:
“稟陛下,長公主歸朝於大周而言益大於弊,臣翰林院修撰請奏陛下,允許安寧長公主歸朝。”
聞言,不說石破天驚,天子也頗為驚訝,他想過許愛卿會同意安寧歸朝,但沒有想到這麼堅定:
——居然正式請奏了?
“臣所言,稍後會記於今日的起居注之中。”
許玥補充了一句。
“你可知朝中百官,小半人直言不允安寧歸朝,其餘可能隻是因靜江郡王父子暫時不發而已……”
不知何時,天子已經坐直了身子,和之前討論銀丹草消暑的模樣判若兩人,那是手掌權柄,一言可為天下法的帝皇。
此時,他正冷冷盯著許玥。
“陛下是問於微臣,而不是讓微臣少數服從多數,心中所想便是如此。”
許玥也以一個臣子的姿態回應:
“且,臣以為大人們並不是一邊倒阻止長公主歸朝……”
光憑一個沒有存在感的郡王府,怎麼可能讓局勢膠著,可憐、同情這樣的情緒不會影響一個站在朝會上的臣子判斷和決策。
說白了,長公主若是沒有支持她的靠山,光鴻臚寺就能直接打發了。
至於誰支持歸朝?
許玥心中一笑,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一聲冷哼傳進耳中,伴隨著一句話:
“說說為何益大於弊?。”
聞此言,許玥也不拘束了,拱手鄭重一禮,保持這個姿勢洋洋灑灑的發言:
“其一,長公主於國有功,在家國危難之時,以弱女子之身和親胡地……無論如何,保下了大周一時平安。”
等了一下,她還是忍不住:
“再言,長公主非先帝親女,本不該受此磨難,其功更大。”
天子臉色和緩了一點。
對,先帝這個人心思十分窄,又不是打不過,竟一點風險都不肯冒,連打都不肯打,寧願選宗室之女和親塞外。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個道理,也是從小讀書的,難道不知道嗎?
對待宗室親人的子女,如同豬狗一般輕視,利用了個徹底。
活該他一輩子養不活兩個兒女!
自作孽,不可活。
這邊,許玥不知天子的心理活動,知道了也要點一個讚,仍然道:
“其二,微臣曾聽聞,胡人可以娶多個妻子,唯有勢力最大的那位妻子可以執掌王帳,形同王後之位。”
“長公主多年來未有子嗣,又是大周公主,顯然不能如一些為國憂慮的大人們所想以嫡母之名,轄製爭位的王子。”
“為國憂慮”。
聽到這四個字,天子懷疑的望向對麵的許愛卿,等捕捉到她眼中諷刺的情緒,頓時笑了起來。
沒錯,許玥就是故意的。
這一群人何等可惡,其實根本沒有了解過胡人那邊的風俗,絲毫不負責任,隨意的發表自己的想法,不顧長公主的死活。
“愛卿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