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玥才到家沒過一夜,清早消息已經在丹陽縣傳的沸沸揚揚了,且還有向周圍府縣發散的趨勢。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此話真真不假。
江南雖彙聚了天下一半的豪商,但卻文風極盛,最受人尊敬的是才子、文豪、名士。
連街邊小兒都知道,科場功名的重要性。
丹陽縣出了一名狀元。
還是六元及第,前所未有之事。
這個消息第一個知曉的是新上任的縣令,從朝中邸報上得知的。
這位縣令已然過了六十,即將致仕的年紀了,來丹陽是來養老的。
什麼事情都求一個無功無過,過得去就行了,所以他從未想過,自己任上會出現這麼多的功績。
這個大餡餅砸的縣令暈頭轉向,顫抖著問陪了自己多年的師爺:
“真是狀元?”
“千真萬確。”
老師爺也一臉激動,狀元雖然和他們沒一文錢關係,可是其祖籍在丹陽,東主是丹陽縣令。
嘿,這不就妥了。
一個文教之功是少不了的。
想到這裏,老師爺頷下的山羊須一抖一抖的,迫不及待的恭喜縣令:
“東主大喜啊,您這一次恐怕要高升了!”激動的聲音直接破了嗓。
縣令一個激靈,和做夢一樣,站起身焦急的踱步,喜不自勝:
“高升,我要升官了,哈哈哈哈哈哈哈……”然後一陣止不住的大笑,為自己的運氣。
正正好,真的是巧合的不行。
連許玥可能都沒想到,她曆經四個縣令,文縣令、曾縣令、高縣令,無一不是有才之人。
偏偏最後一個什麼都沒做的縣令揀了最甜美的果子。
還是那一句話,時也,運也。
兩人笑夠了之後,開始討論如何對待新科狀元郎了,縣令還是有幾分智慧的,一錘定音:
“這位許狀元我也有所聽聞,少年得意的才子,十分年輕,家世也不錯,恐怕尋常金銀之類是打動不了的。”
“東主所言甚是。”
老師爺點頭讚同,來一個地方做官,第一件事就是打聽當地的大戶人家,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嘛。
而許家,就是丹陽本土頂尖的家族,他們自然有些了解。
金銀不行,老師爺提了一句美人?縣令有些心動,隨後又搖頭拒絕。
皺紋不少的臉上露出智珠在握的表情:
“送美人是不成的,不說這位許狀元早有玉郎的美名,尋常女子恐怕看不上,隻說一點,他還未成婚吧!”
“依本官的經驗,那些名門望族定然想和許狀元結親,這節骨眼上,美人豈不是添亂的很。”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兩人有些發愁,忽然,老師爺靈機一動,大喊一聲:
“有了!”
不等東主詢問,老師爺喜滋滋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世人之所求,無非名利二字,利,狀元郎不缺,可名我們卻是可以給的。”
“速速詳細說來。”
老師爺原想賣個關子,被這一催連忙開口:
“修縣誌是其一,建狀元牌坊是其二,最後嘛,就是建一座孔廟!”
“建孔廟,對啊,我怎麼沒想到。”
縣令左手握拳敲右手手心,好似一個複讀機隻會重複了。
孔廟是供奉天下文宗孔子所在,不是什麼地方都能修建的,要“文教興盛”,這個標準比較模糊。
但出了一個狀元,怎麼也能算得上“文教興盛”了。
丹陽若是修了孔廟,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