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出了一位官,在這個時代是可以在族譜之中,單開一頁的大好事。

從此之後,許氏一族立下了根基。

馮老爺子含笑拿了一塊冰皮月餅,與尋常金黃色的餅皮不同,呈現如冰雪一般的白色,隱約可見裏麵飽滿的內陷。

放入口中,軟滑細膩。

“老夫這裏是先得了消息,至於正式的聖旨應該還要七八日,才會到丹陽。”

馮老爺子揶揄道:

“今日起,玥哥兒你就是“名副其實”的許公子了,高不高興?”

嚴格來說,確是如此。

“公子”這一稱謂來源於先秦之時,指諸侯王公之子,而王公之孫,則謂之公孫。

如今這一稱呼逐漸用來指代年輕的郎君。

但要是較真,至少也得是一個官宦之家的子弟,才夠格得一句公子的稱呼。

對於朝廷,封賞在此事上,她和孟子維早已有了一定的默契,所以許玥沒有太大的喜悅。

隻是微有一些驚訝,竟然如此大方,給了一個正五品的員外郎虛銜。

她以為至多一個六品呢。

“祖父封官,光宗耀祖,我自然高興。”

許玥輕輕頷首回道,眼神中帶了一點笑意,決定她先不寫信回去提醒,讓爺爺得個驚喜也好。

——豐產之法是真的,未曾經過許地主本人,由許玥寫了一本小冊子,交給孟知府上呈朝中。

但一般呈上去,也至少需要一二年的試種才有效果。

如今才一月不到的時間,朝廷反應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有封賞下來?

個中微妙,明眼人一看即知。

馮老爺子撫掌哈哈一笑,望著風輕雲淡的許玥,心中一股豪情與成就感頓時湧上心頭,目光欣賞的道:

“丹陽許氏一族,千年的靈氣都落到了你身上了。”

若不是怕話太滿則溢,許氏之前的丹陽,馮老爺子都不想加上,畢竟,出名的許姓名人也不太多。

一老一少,對坐吃完了一盤子的冰皮月餅,雖然每個月餅都不大,一個隻有兩三口的樣子。

可對於講究養生的馮老爺子來說,已經很不少了。

人還很挑剔。

豆沙、芝麻、五仁這種傳統的口味是一個沒動,隻吃了許玥新製的蓮蓉、鹹蛋黃等幾個口味的月餅。

加上今天是中秋節,月餅雖是高糖高油,卻是應節的東西,許玥也沒有阻止馮老爺子多吃。

當然,這些都是她讓廚房的人做出來的,自己沒有動手……

吃完淨了手,馮老爺子含笑道:

“你吃個月餅也能想出這麼多花樣,果然心思靈巧的人,在何處都不落俗套。”

又搖頭道:

“家裏和外頭的月餅,年年都是一個樣子,隻在外皮圖案上下功夫,味道還是一般,都吃絮了,沒什麼意思,”

一杆子打翻了一船人。

許玥稍微有些慚愧了,忙解釋這隻是她從旁人處學來的,這方麵的便宜,也不好意思去占。

她又不是貔貅。

這些新式的月餅,許玥分別送了獨在府衙的孟知府、馮家各房、幾個文會結識的友人。

無一處不受好評。

當孟子維問起,這月餅的冰皮是不是與“透花糍”的皮一般以糯米搗打所製,許玥想了想,兩者還真有些相似。

讚同了他的想法之後,將冰皮、鹹蛋黃、蓮蓉的法子給了他。

其他人聽聞後,有來求的。

許玥一並毫不吝嗇的散了出去。

這邊,馮大夫人望著手中的尋常人珍之重之的方子,心情不可謂不複雜。

凡世代積累的高門大族,必有珍藏的食方,用以待客,讓主人家引以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