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之製由來已久,唐時三代女帝更是讓其達到了巔峰,可惜前朝尤為警惕女子掌權。
不僅前朝不允女子為官,後宮之中也由太監管理宮務,連皇後的權力都削減了不少,隻有管理妃嬪之權。
更何況女官?
直到本朝,這種情況才有好轉。
隻因本朝開國之君的原配,其本姓為宋,
宋皇後為人機敏穎悟,又頗有見識,輔佐夫君登上帝位出力不少,太祖待她尤為敬重。
常有政事與她商議,每每聽從。
宋皇後有感於前朝時,後宮之中太監掌權,屢有欺辱妃嬪之舉,甚至於淫亂宮闈,操縱帝位。
以致前朝大亂。
所以奏請太祖,於後宮之中重立女官之製,設立六尚宮以及宮正司。
宋皇後本想將女官品級最高定為正三品,太祖也允了。
誰知前朝物議沸騰,百般不許,堅決反對設立女官,最後女官雖還是立了,但品級最高卻隻有正四品。
饒是如此,也屢被朝臣攻擊。
心娘讀了這麼多的書,涉獵極廣,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什麼是女官。
她不僅知道,還翻閱過數十遍女官之製度。
宮中六局最高職位設立有一人,稱呼為尚宮、尚儀、尚服、尚寢、尚食、尚宮。
宮正司之首一人,名曰:宮正。
這些女官執掌皇室禮儀、宮中製度、妃嬪管理,乃至於外界皇莊、商鋪等皇室產業的管理和收支。
可以說權力不小。
初聞許玥之言,她腦海是一片空白,完全不敢相信的。
這樣一條對女子而言的通天之道,為何心娘從未試圖去走?
隻有一個原因:
——隻憑自己她夠不到。
如今女官雖還掌宮廷之權,但選拔十分艱難,不能如前朝臣子一般設立科舉,三年一科代代不斷。
隻能靠舉薦、女官後輩、宮女轉任等幾個狹窄的途徑去選拔新血。
作為南邊縣城的地主之家的庶女,心娘連出門去縣城都少之又少,何談找到門路選任女官?
而可笑的是。
皇宮威嚴,女官必須由家世清白、有學識、聰明的女子充任,而往往這樣的女子出身都不錯。
怎麼可能舍棄“相夫教子”的正途去宮中當女官,即使女子有意,其家人也大多不會支持而是阻擾。
可,心娘對尋一個夫君,並無太大期待。
比起同齡少女的懵懂天真,自小聰慧的少女冷眼觀察生活中的一切,早早明白了一個道理:
女子之苦,其實大多來源於所依靠的男子!
“玥哥兒,我願意去。”
許玥眼中的心娘,白瓷一般的小臉浮現了一些紅暈,杏眼放光,聲音裏是掩不住的激動和欣喜。
果然如此。
她心中竟然有不出意料之感,這位三姐姐對於成婚生子可有可無,正是不容於凡俗,偏偏又無力掙脫所處的環境。
所幸其心態豁達,不至於就此鑽了牛角尖,鬱鬱不樂,而是坦然接受。
可一旦機會到來了,她又可不惜一切代價的去追逐機會。
許玥輕輕的點了點頭,又道:
“三姐姐,有些話我有言在先,你也勿惱。”她頓了頓,道:
“一入宮中成為女官,至少十年不能出宮,你可知道?”
十年時光不多不少,對世人而言,這十年是女子最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