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怎的還越長越好看了呢……”

馮老爺子望著許玥嘀咕道,對這個小輩,他詭異的覺得,長大變醜一點才好,男孩子嘛,五官端正就好。

“是。”許玥慎重的回答,心裏決定,自己的高冷沒朋友人設一定要持續維持並加深。

嗯,不是我不想交朋友,是你們我都看不上!

……

科舉是國家掄才大典,所以便是一個小小的府試,學子們的卷子都是要糊名的,不到填榜之時不能拆封。

雖然不像院試、鄉試一般有多個閱卷官,但李知府一個人也忙不過來,還有下官一起佐助。

這一批學子的文采顯然很不錯,周圍不時傳來讚歎之聲,覺得好的卷子,下官會分享給李知府看。

“今年該是個大年了,這一輩的學子都長成了,我們杭州的文氣不絕啊。”

一位白胡子卷官笑吟吟的對同僚道,科舉分大年和小年,這是他們這些人內部的叫法。

不知怎麼的,有些年份,才氣驚人的學子成堆的出,榜上是龍爭虎躍,互不相讓,這便是大年。

有些年份則相對比較平淡,沒有過於出彩之輩,即使是榜首未見得如何出色,這便是小年。

其他人一想,這才多久,大家就或多或少發現了幾篇不錯的文章,可見確如他所說,今年是個大年,於是也紛紛附和,李知府見了,也不去阻止——

麾下文治發達也是他的政績啊。

到了最後,大家激烈討論許久才達成一致,公推其中一篇文章為魁首,讚其:

氣象不凡,少浮巧輕媚矯飾之氣,文采精華,內涵不俗。

李知府也喜歡此篇,既然名次已經定下,就提議拆封,看一看這位奪魁的學子是誰。

眾人紛紛響應,七嘴八舌的猜測到底是江南的那位學子,等人名一露出來,大家都是一驚。

許玥!

這個名字不算陌生,可就是如此,他們才不敢置信啊,白胡子考官睜大眼睛失態的道:

“此子不是以詩詞聞名嗎,怎麼會……文章也如此好?”

不是說寫詩好的,文章就不好,不然世上那麼多大才子可不依,但是許玥才六歲,詩詞默認需要靈氣,他能作出好詩,大家想一想也能接受。

但是八股文章可不是如此,需要日複一日的鑽研,學習,君不見,大多數人從垂鬟學到白發,都不一定能作出一篇好文章。

可事實擺在這裏,這篇寫的極精妙的文章就是許玥所作。

不然……還能是作弊啊!

誰敢給李知府扣這個屎盆子,他拚了老命也要把人弄死。

安靜了一會兒,李知府想起那個坐如玉人一般的孩子,歎了一聲道:

“後生可畏啊,馮意之的弟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想起自家的子弟,現下沒一個科舉得力的,李知府微妙的有點挫敗,不過成禮的那個庶子,叫淮哥兒的,好像是個讀書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