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有問過他,是不是愛我,也許隻是像我一樣,隻是同學間的親近,性格相投罷了。
在去 C 市調研的路上,我偶遇了另一位導師和王誌。
這次相遇讓我對王誌的看法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看到王誌時,我原本以為會感到厭煩,但意外的是,這種情緒並沒有那麼強烈。
我們互相打了招呼,然後開始閑聊起來。
導師問我關於調研的進展情況,我簡要地介紹了一下。
王誌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偶爾插幾句話,提出一些有見地的觀點,這讓我對他的學識有了新的認識。
我們聊了一些關於研究課題的話題,發現彼此有不少共同的興趣點。
王誌分享了他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在這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他對學術的熱情和認真的態度。
這次意外的交流,讓我對王誌有了更全麵的了解。
我開始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不能僅憑過去的印象就對他人產生偏見。
也許,我們可以在以後的學術研究中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共同進步。
隨著對話的進行,我心中的厭煩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彼此的尊重和對未來合作的期待。
這次路途中的偶遇,成為了我調研之旅中的一個意外收獲。
回到學校後,我和王誌很快成為了朋友。
然而,我注意到王一木似乎對我與王誌的親近感到不滿。
一天,我很久沒見到的王一木出現了,他瘦了很多。
王一木站在我的眼前,我發現了彼此間的那種變化。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責備,語氣中也帶著些許埋怨:“你最近都不來找我了?聽說你去調研了?是不是很枯燥啊?都不理我了。”
我感到有些驚訝,也有些惱怒,試圖解釋道:“王誌是我新交的朋友,我們有很多共同話題,但這並不意味著我疏遠了你啊。”
還有啊,什麼叫做我一定會覺得很枯燥,我是什麼很笨的,不會做學術的人嗎?真的是火很大!
我內心突發奇想:“我為啥火那麼大啊?以前肯定是不會那麼在乎這些話的啊!”
王一木皺了皺眉頭,說:“可我感覺你對我沒有以前那麼關心了,我們以前不是經常一起玩嗎?”
“對啊,是又怎麼樣?難道朋友就要一直陪著你嗎?我沒有義務那麼做!”
我趕緊手機轉賬兩萬,拿給他看。
他的臉氣得一陣紅一陣白,瞪著我不說話。
我連忙安慰他:“我們還是好朋友啊,隻是我現在也想多交一些其他的朋友,這並不會影響我們的友誼。”
王一木聽了我的話,表情稍微緩和了一些,但還是有些不高興地說:“那你以後也要多和我一起玩啊,不要隻顧著和王誌在一起。”
我點了點頭,笑著說:“好啦,我知道了。以後我會平衡好和你們兩個的關係的,不會再讓你感到被冷落了。”
王一木這才露出了笑容,說:“那好吧,我相信你。我們還是好朋友,對吧?”
我也微笑著回答:“當然啦,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
這一刻,我好像真的釋然了,突然間覺得留在國內是個錯誤的選擇,一下子覺得好寂寞,好迷茫。
通過這次對話,我明白了他的心裏沒有我,而我也隻是欠他的。
我倆之間隔了長長的鴻溝,剛才都在演戲,為自己找一個名正言順地放手的借口。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更加注意與王一木的相處,讓我們的友誼更加深厚。
就這樣吧,王一木,真有你的,不過也是我先欠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