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顏斶(chù)的隱士,齊宣王召他進宮,想封他為官。

顏斶走進齊宣王的宮殿,卻在殿前的階梯處停住了腳步。齊宣王很奇怪,說:“顏斶,過來吧!”不料,顏斶仍是不動,說:“大王,你過來。”左右大臣忙嗬斥顏斶:“大王是君王,你是臣民,你怎麼能叫大王過去呢!”顏斶說:“正因為大王是君主,如果我走到大王麵前,說明我仰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則說明他禮賢下士。”

齊宣王聽後心服口服,說:“聽了您的高論,我才知道自己的謬誤。希望您能收寡人做您的學生,寡人保證您能享盡榮華富貴!”沒想到顏斶卻辭謝說:“玉產於山中,經匠人加工就會失去原貌;士人也一樣,如果高貴顯達,內心世界就會遭到破壞。所以,我寧願大王讓我回去,每天粗茶淡飯也像吃肉一樣香,慢慢地走路也像乘車一樣舒服;平安度日,樂在其中。”說完,顏斶就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