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高明一家(望收藏推薦)(1 / 3)

(追求完美是我的信念,創造精彩是我的堅持!書友就是我的伯樂,伯樂常有,千裏馬倍出!——愛智慧)這是2016年的第二個月,就要過年了,似乎一切正常,一派欣欣向榮:

工人上班等待假日還鄉,農民們這時比較清閑了,大都在休閑度日;商人準備好了年貨等待上架,學生的寒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吧,士兵們是否還在站崗,好吧,我很敬佩他們,他們是真真的好男兒!!

這裏是地球上少數幾個汙染較少的地區之一——中國西南地區廣大農村,一個普通家庭:

父母帶著一對兒子,一棟陳列著簡單家具與日常用品的三間六閣水泥磚房,一棟關了兩頭牛與兩頭豬的瓦房,一個陳舊的雞圈,一個小場壩,房子周圍是樹蔭和竹林,偶爾傳來雞叫鳥鳴。

房前有一塊種著各種蔬菜的菜園,再往前有一條寧靜的小河,小河左右是一級級梯田。一些地勢高的地方由於缺水而種上了小麥,現在正是一片綠油油的,微風輕輕吹,綠芽緩緩搖,好一副春風奏鳴曲!

如果有人從山村的四周山上看下來,那真是有山有水,就隻差題詩一首,即可入畫。隻可惜沒有人欣賞,為何呢?

原來這天正要過春節,人們忙得不亦樂呼!

燒豬頭豬腳,打掃房前屋後,購置年貨等等。每家都是這樣,趕集購置年貨都是匆匆忙忙,三五成群一路高聲拉著家常,無非是談談買了些什麼啊,你家某某今年回來過年不阿之類的話。人們講話時腳步也沒有停下,遊子歸鄉就更不用說了——年的召喚。

當然,我們的主角之一雖然也在購置年貨回家的路上,卻沒有那麼匆忙,反而有些閑情雅致,他就是高明。高明是他的乳名,鄉鄰們、親友們都是這麼稱呼的,原因是比稱呼學名親切。

高明是一個清秀的青年,一身黑色西裝穿在勻稱的身材上,非常精神,身高1.65m,南方人這個身高不算矮了;頭發微微發黃,戴一副籃筐眼鏡,顯然是近視,但那雙黃金瞳顯示著無邊的堅毅,尤其是上揚的眉毛,顯出一絲特有的孤傲;再看哪似乎天真爛漫的笑容,很容易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今天多雲,清風徐徐,高明正背著滿滿一大簍年貨,而他的旁邊是一些同齡夥伴,也都各有背簍。從他們的談話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的快樂,農村小夥子的精神麵貌全顯示了出來,要是別人,誰背了重擔還能像他們一樣輕鬆的談笑風生?

當一群青年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時,美景吸引了高明,他文縐縐的說話了:

“此情此景,我隻想賦詩一首!”

一個小夥伴輕笑道:

“嗬嗬,我隻想快點到家!”

其他小夥伴則哈哈大笑,高明知道他們由於學識和興趣的原因,很難理解自己,也不管他們,自顧自吟詩一首道:

《鄉居有感》

冬日照故鄉,山高氣自爽。

落葉紛飛舞,河流波蕩漾。

鳥兒林間戲,麥苗田裏香。

欲寫文章著,恨無知心賞。

何尋夢中人?感此暗然傷。

其實,高明一念詩夥伴們就停止了笑聲,因為他們也很想聽聽高明這個大學生的文采。剛剛念完,夥伴們就拍手叫好,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懂不懂。

一個與高明最要好的夥伴則安慰道:

“高明,沒事,咱們還年輕,你文采又好,相信你一定能找到一個紅顏知己的。”

高明向他投去感激的目光,他則會心一笑,隻有他真正理解了高明的意思。當然,這隻是回家路上的一個小插曲,人生不就是一個個小插曲組成的麼?

……

時值中午時分,回到村裏,高明與小夥伴們一一告別,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高明回到家時,還沒進屋就聽到屋裏傳出和諧的聲音,一問一答。

高明知道是爸爸從工廠趕回來了,於是迫不及待的進屋。見到一位四十多的男子,身穿黑色舊西服,身材有些微微發福,個兒與高明差不多高;臉上滿是滄桑,頭頂的頭發越發稀少了。為此,這個男子曾經自嘲道:我這是聰明絕頂。

再看這個男子五官端正,就知道年輕時是個溫文爾雅的男人。嗬嗬,別誤會,由於家貧,他的學曆才小學二年級,名叫文友,是高明之父。

在高明之父身邊的,是一位四十多歲的樸素的夫人。她就是高明之母,身著一件粉紅色毛衣,一條黑色健美褲,與一雙布鞋;由於小時候玩耍不慎,恰好摔在門檻上,導致背部微微凸起,瘦弱的身材配上一頭棕黃色的頭發,看上去似乎弱不禁風。然而你錯了,那隻是表麵。在村子裏誰不知道她黃剪萊是最能幹、最會幹活的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