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鋼筆建築速寫技法及和素描、寫生、臨摹的關係 第七節自然形態的風景寫生(1 / 1)

第八章鋼筆建築速寫技法及和素描、寫生、臨摹的關係 第七節自然形態的風景寫生

一、樹木寫生

樹木是風景畫中最普遍的描繪對象,也是建築畫中最常見的配景,曆來被畫家和建築師所重視。樹木由枝、幹、葉組成。不同枝、幹、葉的組合和不同的樹種形成不同的姿態。因此開始畫樹木時,首先應該了解樹木的生長規律及其各種不同樹木的基本形態。隻有這樣,才能選擇恰當的方法去表現。下麵我們采用分解的辦法介紹樹木的基本形態、枝幹、樹葉、叢樹等不同畫法要領。

1.樹的基本形態。樹的基本形態由主幹、枝幹、枝葉組成。要學會用簡練的幾何形體上觀察。了解和概括這個基本形態,不同的樹種具有不問的形態。灌木類似圓球或圓球的組合;雪鬆近似傘形的組合;龍柏近似圓錐體的變形。抓住了樹木的幾何形態就抓住了不同樹木的基本特征。

2.樹枝的畫法。選擇一些落葉樹或枯樹入手,這有利於對樹木枝幹結構的觀察和表現。畫時一般從樹幹入手。在整體觀察樹木基本形態的基礎上,要注意主幹與枝幹之間的關係以及樹枝四周空間伸展的特點。運筆要注意順應樹木走勢,運筆方向通常和樹木的生長方向相一致。

3.葉的特征及畫法。樹葉有針葉和闊葉之分,其形狀因樹種的不同而千變萬化。抓住樹葉的特征是表現樹的邊緣形態的重要因素。枝葉的組合關係仍需用概括的幾何形態上理解,大塊的中間色調和暗部可用不同方向的線條去概括,在前景的局部表現時,可點綴刻畫一些樹葉的具體形狀,這樣不僅能客觀地反映出樹木的種類特征,還可以增加畫麵的遠近層次感。樹葉的畫法可歸納為點葉法、勾葉法從和明暗調式法,上述方法也可以交互使用。

4.叢樹的畫法。叢樹由多種樹木組成,有時樹和樹之間、樹枝和樹技之間相互穿插、交錯,顯得雜亂無序,這既需要我們牢固樹立整體觀察和整體表現的觀念,做到“亂中求整、繁中求簡”。首先確定自己要表現的主體,盡量隻抓住一兩棵樹作為主要的刻畫對象,其他的樹則概括處理,後麵遠處的樹隻需作為“背景”對待,畫出輪廓特征,在色調上和近處的樹拉開距離,以體現出遠近村的空間距離,從而突出主體形象。

二、水景的寫生

水分為平靜的和流動的兩種形態,平靜的水麵會像鏡於一樣倒映物體,近距離觀察時,物體在水中的倒影就像一個方向相反的的剪影,一般用垂直方向的平行線成平行方向的垂直線來表現水麵上的倒影,水平方向的平行線,一定要和地平線平行,否則水看起來是傾斜的,流動的水,無論是水中漣漪還是波紋,抑或是湍急的驚濤駭浪,用碎的輪廓線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表現水的流勢,再加上交叉排線的紋理、起伏的波紋線,還有一些自由隨意線條的運用,都可以獲得表現水在流動時所需要的筆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