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盤點:誰是最偉大的丞相(2)(1 / 3)

三日之間轉瞬即過,此刻,各個朝代帝王紛紛坐於朝堂開口等候。

“到底是誰能擔得起最偉大的丞相,咱也是好奇的很。”朱元璋看著下方的眾人開口道。

“臣以為,管仲,樂毅,張良,房玄齡等人皆可入選。”李善長聽到朱元璋的聲音之後開口道。

其他眾人聽此全部是點了點頭,朱元璋聽到李善長的話之後,也是點了點頭,在他看來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要在此榜單之中。

“陛下忘卻一人。”劉伯溫站出來開口道。

“何人?”朱元璋問道。

“諸葛孔明。”

“盤點正式開始,排名不分先後。”還不等眾人有所回應,天空聲音已經傳來。

[他是智慧與忠誠的代表,後世朝代半個文壇皆是他的粉絲,他輔佐先帝三分天下,從一無所有之地,演變成三方鼎足之勢,更是在先帝托孤之時臨危受命。接下搖搖欲墜的爛攤子,隻為他們心中的理想,為了心中的理想,這一群人奮鬥了一生。雖未成功,但是所產生的意義非常深遠,如果沒有像他這樣的人,後世很難說會不會出現像嶽飛,於謙這樣為國盡忠之人。]天空畫麵上浮現出一人,不過確實看不清長相,隻能看到一個偉岸的身影。

“快快快,把嶽飛和於謙這兩個人的名字給朕重點記下來,能出現在此榜單之中,絕非常人,命人立刻前往尋找把所有叫此名字之人給朕全部找來。”李世民第一個反應過來,趕緊向一旁的手下安排到能出現在這個榜單之人絕非常人,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有進入這個榜單的資格,而此刻卻是一連出現了兩個人的名字,這讓李世民如何不激動。

與此同時,其他朝代的皇帝也是紛紛。開始行動了起來。

“於謙,怎麼這麼熟悉,朕是不是在哪聽說過這個名字好耳熟。”朱棣向眾人詢問。

“父皇莫不是忘記了,前不久新任狀元郎就叫於謙,並且酒後失德被你編入軍中,不是,這一次正準備要帶往前線。”朱高熾提醒道。

麵對於謙,他也是十分惜才,並且他直覺於謙此人不簡單,這也是他在朱棣麵前保下於謙的重要原因之一。

“會是此人嗎,畢竟整個天下同名同姓之人,何其上萬。”朱棣想起了於謙當日的表現。

竟然敢在酒後失德,辱罵自己,不過其子保下於謙,朱棣也隻好暫時把這個狀元郎編入自己的軍中,本來想看看在戰場之上的表現,但是現在突然聽到了於謙的名字,走讓朱棣有些下不了決心,萬一在戰場上發生了什麼意外,那將是自己的損失,能出現在這個榜單之中,便證明了其不一般。而且還是和諸葛孔明出現在一起,這更加讓朱棣有些下定不了決心。

“兒臣所見不如依舊把於謙編入軍中,哪怕是同名同姓,如果沒有上過戰場,那就好比沒有茁壯成長的幼鳥。此等人物對我大明來說又有何用?不如讓其上戰場曆練一番。也好日後成為我大名的棟梁之材。”朱高煦開口建議道。

這麼說並不是代表他想保下於謙,而是為了自己的私心,要知道現在於謙是直接和他大哥掛上鉤的,萬一於謙真的是此人,那也是幫助大哥,而不會幫助自己,自己當日在朝會之上並沒有為於謙求情,於謙不可能記住自己的,所以為了以防萬一,還是要想辦法讓自己的父皇把於謙給帶入戰場之上,畢竟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誰也不敢保證於謙還能不能活著歸來。

“準。”朱棣想了想,覺得自己的兒子的話十分有道理,便也不再糾結,大手一揮,依舊選擇把餘謙編入自己的軍中,但是卻是命人對於謙多加看管,防止出現意外。不管於謙是不是此人,至少已經在朱棣的心裏留下了印象。

朱高熾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在心裏歎了一口氣,他又何嚐不明白自己弟弟的心思。

另一邊

“會是此嶽飛嗎?”秦檜在心裏開口問道,但是他心中已經是十有八九的肯定,此嶽飛就是他們朝代的這個嶽飛,不過眼下兩人已經沒有任何和解的可能,並且嶽飛還活著,敵人是不可能會退兵的,所以隻能犧牲嶽飛保全自己的狗命。

漢朝以前包括漢朝之中的皇帝,都不明白說的此人究竟是誰,但是其他朝代則是立刻就明白所盤點之人所為何人。

“此人上榜我心服口服,確實是無話可說,雖然最終沒有成就大業,但是所做之事一點都不遜色於任何一人。”唐朝戰神李靖,對於諸葛亮是十分推崇,在他看來諸葛亮上這份名單是理所當然。

李靖曾經就諸葛亮這個問題和李世民討論過許久,最終兩人得下結論,諸葛亮天下奇才也!

“可惜可惜,如果不是一場大火,損失了如此之多的人馬,以導致後麵的北伐青黃不接,否則以諸葛孔明之智謀勝負猶未可知。”李世民則是表情複雜,如果當初劉備不是執意為關羽張飛報仇非要出兵東吳自然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夷陵之火,但是從另一個方麵來說,如果劉備沒有選擇為關羽,張飛出兵報仇,那他也就不是劉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