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河山足底生——佛的實修親證
佛法是探求宇宙人生的真象的,因為宇宙人生的現象太複雜了,所以不能三言兩語地講清楚,而宇宙人生的道理又那麼不容易被了解,所以要解釋它的佛法便顯得高深了。然而,佛法是講給眾生聽的,眾生是無邊的,眾生的根器(智慧)也不同,有高有下,有智有愚,所以說法就不能執一不變。同樣一件道理可能就要由不同的角度去闡釋解說。佛教不隻是空談玄理的宗教,它是可以經由實修而親證,而使之與理論相配合的。
以“坐禪”為例,坐禪的方法很多,可依專注,觀、想、思、調、念誦、運動,心性等等而行。無論依照那一個方法,都可達到“明心見性,轉迷成智”的覺悟境界。
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慧能大師,他是一個不識字的和尚,但卻能指出五祖門下的第一大弟子神秀所寫的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尚未得道,批評他隻是登門而未入室;而托人寫下了那千古不朽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而贏得了禪宗五祖的賞識,而把象徵繼承禪法的衣缽傳給了他。
還有一位是明末清初的詩僧八指頭陀(頭陀是若行僧),本來人是有十隻指頭的,他為了表示對佛的虔誠和求道的決心,就在佛前把兩隻指頭燒掉了。
八指頭陀本來不會做詩,他連識得的字也不多。可是一
旦靜坐習定覺悟了之後,有一次他到洞庭湖去會見朋友,第一次提筆就寫下了:“洞庭波送一僧來。”的句子,語驚四座。從此後詩如有神助,信手拈來,不著痕跡。在陽明山觀日台上就刻有八指頭陀的詩”滿天星鬥樽前路,無邊河山足底生。”這是多麼氣概,多麼豪邁的詩句,誰會想到這竟出自一個識字不多的和尚之手。
其他還有許多高僧,也是起初連鬥大的字都不識,到後來禪定功深,一旦豁然開悟,講經說法,頭頭是道,不用說世間技藝如詩詞書畫,也都超然出塵,自成一格。就是單會阿彌陀佛的“淨土宗”修行者,也能得到正果。慧能大師死後肉身不壞,如今其真身一直保存在廣東韶關南華寺裏,供眾佛教徒瞻仰參拜。又如弘一法師(李叔同)死後燒得舍利竟有兩、三千顆,五光十色,晶瑩剔透,這些就是修行可以證果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