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黨的優良傳統和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政治品格。要貫徹落實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落實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切實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要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加強黨員幹部隊伍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都必須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越是形勢好,越是群眾加快發展的積極性高,越要堅持求真務實,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越要堅持好的工作作風。全黨同誌都必須從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的極端重要性,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工作,紮紮實實地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向前進。
一、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黨的優良傳統和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政治品格。
1.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客觀事物之間是普遍聯係和變化發展的,事物的發展是有其規律的。實事求是,也就是從客觀事物的本質去研究和探討其中所固有的規律性。它集中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按照這條認識路線,在實際工作中就必須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因此,要做到實事求是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根本的途徑就是必須從實際出發,向認識的對象,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由現象到本質的認識過程,才能把握事物的規律,作為人們行動的向導。
求真務實就是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運用客觀規律改造客觀世界、推動事物向前發展的過程,也就是認識客觀規律並運用客觀規律的過程。強調“求真”,就是尊重事實,尊重規律,就是把“實”作為認識的出發點和根據。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論的根本立場。“真”就是指事物的內部聯係,即規律性,而承認事物是按照自己所固有的規律永無止境地運動、變化和發展著,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求”就是去研究、去探索,通過科學研究和各種實踐活動,獲得真理性的認識,然後又反過來指導實踐,從而達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複以至無窮”,這就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根本方法。“務”是實踐主體對對象性的事物、客體進行的行為方式的總稱,包含有從事、處理、實踐、改變、落實等意。“實”是把客觀實際、客觀現實。求真務實,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把詳細地占有的材料進行分析、比較,然後加以綜合性的處理,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通過運用規律促進事物的變化發展。
求真務實原則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我國的社會主義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努力探討具有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道路,以便製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實踐證明,什麼時候堅持了求真務實的原則,革命就能勝利,就能發展;反之,革命就要遭到挫折,就要失敗。這是我們黨幾十年的革命經驗總結出的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它包含以下一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一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首要的基本觀點。正確認識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主觀思想和客觀實際相符合的認識過程。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動力、目的和標準,也是求真務實的源泉、動力、目的和標準。二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觀點。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性指導原則,也是真真務實的基礎、方向和目的。所謂求“真”,決不是主觀幻想,更不是胡思亂想,必須以實事求是為基礎。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這一根本基礎,求“真”便失去了自己蓬勃發展的營養,重新僵化,成為新的主觀偏見的奴隸。實踐證明,離開了實事求是,就會走入主觀幻想的歧途。三是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主力軍。社會實踐中許多好的做法都是人民群眾在自發的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我們的傳家寶。堅持求真務實,必須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曆史創造者的觀點,形成相信群眾,依靠群眾,以群眾的利益為重,向群眾負責,向群眾學習的良好風尚;必須堅持群眾利益標準,以人民群眾讚成不讚成、答應不答應、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為出發點和歸宿;必須堅持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尤其是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善於總結群眾的工作方法和實踐經驗,把群眾的實踐活動不斷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總之,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指導實踐的必然要求。
2.求真務實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
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形成了一條正確的思想路線,這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曆史經驗表明,這條思想路線是我們黨的重要思想武器.是黨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法寶。時代是前進的,實踐是發展的。前進的時代和發展的實踐必然創造出符合這個時代要求的新思想、新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精髓的黨的思想路線,必然也要隨著時代的前進而前進,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隻有在新的實踐中推進黨的思想路線,賦予思想路線以鮮明的時代內涵,才能有整個黨的思想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所以,在確立了黨的指導思想和理論旗幟後,確立正確的思想路線對於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將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概括為“實事求是”,這一思想路線引導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並把它同“實事求是”結合起來,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黨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實現了偉大的曆史性轉折。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江澤民同誌將“與時俱進”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並列起來,並且強調:“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這是對當代共產黨人更好地堅持黨的思想路線提出的新要求,不僅具有時代的針對性,而且在理論上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胡錦濤同誌在中紀委第三次全會上強調,求真務實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這一重要論述,揭示了求真務實在黨的思想路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有極為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第一,黨的思想路線是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同樣也為我們進行求真務實的實踐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求真務實本身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重要實踐方式和重要行動方式,它必然要以黨的思想路線為指導。我們隻有堅持黨的思想路線,我們才能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從而把我們的事業推向前進。
第二,黨的思想路線作為一種科學的思想方法,具有十分豐富的內容,而求真務實則是貫穿於其中的核心。求真務實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辯證統一、不可分割的。解放思想也好,實事求是也好,與時俱進也好,都離不開求真務實。反過來,堅持求真務實,才能更好地做到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繼承與發展相統一。隻有真正做到求真務實,才能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大膽進行創新,馬克思主義才能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實踐中得到豐富和發展,才能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提供強大的理論武器。
第三,黨的思想路線作為一種科學的思想方法,是我們黨在求真務實的實踐中形成的,也是在我們黨求真務實的實踐中不斷發展的。求真務實的過程,也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過程。求真務實,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前提條件。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實事求是的必然結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的生命線,是指引我們黨勝利前進的思想法寶。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基本方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但必須與具體實踐相結合,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具體運用,才能顯示它的科學真理性。所以,我們要努力探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規律,並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在早期的民主革命中,由於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較為貧乏而膚淺,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的錯誤幾乎把中國革命推向了絕境。以毛澤東同誌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總結了經驗教訓,大膽衝破教條主義的束縛,堅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獨立思考,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逐步確立起一條正確的思想路線,這就是毛澤東同誌總結和概括的“實事求是”。這條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為我們進行理論創新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我們進行理論創新,必須堅持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絕不能安於現狀、因循守舊;既要防止思想僵化,又要防止脫離實際;既要敢於堅持真理,又要勇於改正錯誤;既要堅持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又要善於吸收新思想新經驗。總之,堅持求真務實,我們才能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3.求真務實黨的優良傳統和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政治品格
求真務實是我們黨優良傳統,也是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政治本色。在革命戰爭年代,麵對艱苦險惡的戰爭環境,我們黨發揚求真務實精神,團結和率領廣大人民,克服各種艱難險阻,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戰勝敵人,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井岡山時期,紅軍從軍官到戰士,吃著紅米飯,喝著南瓜湯,浴血奮戰,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勇於探索,終於找到了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道路,粉碎了敵人數次“圍剿”,使星星之火越燃越旺。長征途中,紅軍將士四渡赤水,巧過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曆盡艱辛,克服了人間罕見的困難,戰勝了幾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終於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戰略轉移,實現了中外戰爭史上的偉大壯舉。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及黨領導的抗日軍民,在艱苦的條件下建設解放區,開辟根據地,挫敗日寇的瘋狂“掃蕩”,衝破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經濟封鎖,經過長達八年的艱苦奮戰,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帶領廣大軍民,用小米加步槍,戰勝了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隊,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後,麵對長年戰亂後的滿目瘡痍和帝國主義的重重封鎖,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繼續發揚求真務實精神,迅速醫治了戰爭創傷,恢複和發展了國民經濟,初步改變了我國一窮二白的麵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路線,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曆史性跨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共產黨八十多年的光輝曆史和新中國五十多年來的輝煌業績,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最壯麗的篇章。在領導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過程中,我們黨一直求真務實、自強不息,曆經磨難、千錘百煉而更加堅強。在新世紀新階段,黨號召全黨同誌和全國人民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而努力。隻要我們永葆求真務實的優良傳統,我們就能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戰勝任何困難和風險,帶領廣大人民不斷前進。
隻有堅持求真務實,才能牢記共產黨人的宗旨,保持共產黨人的革命意誌和品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共產黨員的根本價值取向,也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根本標誌。我們黨成立以來的曆史證明,堅持黨的宗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標誌和基本要求。忘記了黨的宗旨,就會背離黨的性質。我們共產黨人不怕任何困難,就怕脫離群眾、脫離實際。是否做到密切聯係群眾,是否做到理論聯係實際,歸根到底,是否能堅持求真務實,是我們的事業能否興旺發達的一個關鍵性因素。越求真務實,黨就為人民服務得越好,人民群眾就越擁護她,黨的吸引力、凝聚力、號召力就越大。反之,就會失去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直接影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妨礙黨的領導的實現。黨員的一言一行,對人民群眾都會產生影響。我們隻有堅持求真務實,才能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通過紮實有效的工作,帶領群眾創造幸福生活。如果丟掉了求真務實精神,如果貪圖享受,弄虛作假,勢必脫離實際,勢必對群眾的呼聲充耳不聞,對群眾的疾苦視而不見,對群眾的要求漠然處之,最終給黨和人民的事業帶來危害。我們的黨員、幹部在實際工作中誠心誠意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紮紮實實地深入基層、深入實際,人民群眾就會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否則,不關心群眾的疾苦和利益,甚至以權謀私,貪汙腐化,那麼黨就會脫離群眾,缺乏號召力,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就無從談起。因此,我們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幹部都要從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高度來認識堅持求真務實的極端重要性,自覺地為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永葆共產黨人的革命意誌和革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