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念力,念能,冷光,意念的科學依據(1 / 2)

一 人人皆發光

螢火蟲兒會發光,人體也會發光,這不是什麼特異功能,而是人人皆在發光。

1911年,英國倫敦一位叫華爾德·基爾納的醫生,在用雙花青染料塗刷玻璃瓶時,意外發現環繞人體周圍寬15毫米左右的發光邊緣,這一發現當時並未引起世人的注意。

直到原蘇聯科學家西邁楊·柯利爾使用高頻電場照相術把環繞人體明亮有趣的輝光拍攝成照片時,才引起世界眾多科學家對人體發出的輝光進行研究。

每個人都有輝光,但不一樣。一般人發的輝光隻有20毫米左右,在正常環境與條件下不易被人眼睛看到。但是練功者,特別是練功有素的人,所發輝光很強,達到一定功力時輝光在黑暗處可顯現為可見光,一般人用眼睛可以看到。白天仔細觀察練功有素者,也可以發現他們的輝光,如瀝青路麵被太陽曬熱的“燃燒”空氣。

人體所發的輝光屬於物光,類似“冷光”,不產生熱量,但對人體生命存在具有重大作用,一般人不能掌握人體輝光,並加以利用,隻是被動享受輝光的“恩惠”。但練功有素者,不但能把握自身的輝光還可以利用這種輝光。這種輝光具有很強“作用力”,可用來為他人治病,也可以“照射”種子,增加糧食產量等等。

人體是有機物體,其生存需不斷從外界攝取能量,以維持體溫和生理功能。由於正常情況下人體溫度高於周圍環境,人體能量密度也高於周圍環境,使人體能量被迫向周圍環境“散失”而形成人體“輝光”。

八十年代後,世界各地都對人體輝光進行深入研究。日、美等到國利用紅外線技術,在不存在可見光條件的黑夜裏,讓人體輝光清晰地感光在“照片”上。日本通過對人體生物光監控,可把握人體新陳代謝,並測定人體生理狀況,用於醫學。通過對人體輝光的研究,發現人體輝光最強點與我國古代針灸圖上所標出的穴位相符,從而證明我國古代很早就對人體輝光有所認識,並加以應用。隨著我國科技的飛速發展,特別是氣功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必將逐步解開人體發光之謎,使用權之更好地在軍事、醫學、體育、教育等領域發揮作用,把我國對人體光的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人體生命的密碼——人體冷光

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發光,但這種光太微弱了,所以人們是看不見的。因為人體表麵發的光十分微弱,而且隻發光不發熱,顧名“冷光”。

冷光是生命活動的重要信息。不同機體有著不同的發光強度,身體強壯之人,發光強度較強,有病之人,發光強度則弱;體力勞動者或喜歡運動之人,其發光強度較強;腦力勞動者,則發光較弱;青壯年人發光強度較強,老年人發光強度便弱,青壯年人發光強度比老年人強一倍,老年人與少年人發光強度則差不多。

人體體表微弱的發光,有一定規律可尋。就同一個人而言,一般手指尖的發光最強,手指尖所發的光比手虎口強,而虎口的光比手心強,而手心的光又比手背強。人體上肢的發光比下膠強等等。但固定的部位,發光強度始終維持在同一水平。

人體的冷光也與人的生理狀態和體內器官有著內在的聯係。如人疲勞時發光就弱,人休息充分精力充沛時發光就強,如注射或服用一些高能量的藥物,人體體表冷光就會明顯升高,所以這就提供了一個信息,即與生命活動中的能量代謝有密切的關係。這種信息的深入研究,就打開了探索人體內部器官,神經係統,經絡血脈等方麵的窗口。基上述,就可利用人體冷光研究診病的問題。健康的人體表左右兩側相應部位的冷光強度是對稱的,處於平衡狀態,而一旦生病,便會出現一個與疾病有關的,特有的發光不對點(或叫病理發光信息點)所以,隻要檢查人體表各個發光信息點的發光是否對稱,就可診斷有病與否,再據這個發光不對稱信息點出現的部位,就可診斷得的是什麼病了。如腎炎病的發光不對稱點出現在湧泉穴部位;肝炎患者的發光不對稱點出現在足趾的大敦穴上。而且病情愈重,病理發光信息點上發光不對稱現象則愈明顯。

三 經絡可能是光纖

不久以前,前蘇聯的科學家發現,穴位、經絡係統很可能是人體內的光纖係數。大家知道,光是直線行進的,自己不能轉彎,但是光纖卻能引導光線曲折行進。一根光纖,不論它如何彎曲,光線從它的一端進入,就會沿著光纖彎彎曲曲,從另一端出來。前蘇聯的科學家做了大量實驗,他們發現:用一束強光照射人體,在不是穴位、經絡的部位,光線最多可透入皮下30毫米的距離,超過30毫米,光電探測器就測不到光訊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