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跨越式發展(1 / 1)

孫家村為考上大學的學生發放大額獎金的事情,很快就在縣裏頭傳開了。

這兩年來孫家村的名聲已經改善很多了,人本就是善忘的動物,兩年的時間已經足以讓很多人忘記孫家村以往的窮困了。

如今很多人一提到孫家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有錢。

隨著土豪村的名頭越傳越廣,孫家村招人的問題倒是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宿主:孫同】

【年齡;23歲】

【身份:‘有點東西’投資公司董事長、德令控股公司董事長、孫家村村長】

【特性光環:豐收、富饒、免疫、團結、好學】

【村莊麵積;80.7平方公裏】

【村莊田地;30000畝】

【村莊戶數:1143戶】

【村莊人口:6031人】

【村委可支配資金:七億三千三百萬元】

【村莊地址:龍國東遼省濱城市壯河縣建山鎮】

【村辦企業:德令控股、德令金融、德令創投、德令食品、德令漁業、德令建築、 德令商貿、德令二手車交易市場、德令農貿市場、德令寵物市場】

【村莊教育:德令小學、德令初中】

【村莊醫療:德令醫院、社區衛生所】

【村莊產業:養殖、捕撈、農業、水果種植、水產養殖、花卉種植、果樹種植】

【公共設施:老年活動中心,村委娛樂中心,運動場,修仙廣場,公交車站,長途客運站、1~3號碼頭、會議禮堂】

隨著村裏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村裏戶口在籍人數已然超過了6000人,這距離係統‘任務一’所要求的一萬人已經沒多少差距了。

眼下村裏的水果加工廠,海產品加工廠以及礦泉水水廠都已經運作起來了,因為有德令超市的配合,眼下這幾家村辦企業的產品雖然還無法麵向全國,但憑借著德令超市的渠道,這些產品在遼省之內的銷量還是能夠有所保障的。

如果不是二手車交易市場那邊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的話,那麼今年年底之前,村委會這邊的存款肯定能達到十億。

要知道村裏如今可是有著六十六條大型漁船,僅憑這些漁船,村委會這邊每天就能有過百萬甚至是幾百萬的資金入賬。

說起來也是奇怪,自打孫同在村裏搞起捕撈業之後,孫家村這些漁船隻要出海,那就沒有一次不是滿載而歸的。

這樣的問題不僅僅是村裏人發現了,周邊村子的人同樣也發現了。

不少人也試著到同樣的海域去打魚,可這些人忙活了一通,雖然也有收獲,但這些漁船收獲的漁獲卻永遠都不能跟孫家村的這些船相比。

村裏的人都說,這是海龍王保佑孫家村,為了這事村民還自發的在海邊的一座小山包上建了一座龍王廟。

孫同這邊倒是不相信有什麼龍王,他覺得這事肯定跟他身上的那個係統脫不了關係,但具體是個什麼情況孫同也不太清楚。

其實他也就這件事的情況詢問過係統,隻不過係統那裏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複,不過這件事對孫同村來說終究是個大好事,正是有了這些漁船作為收入支撐,孫同才能在孫家村搞這一係列的建設。

不過心裏有了底氣的孫同,突然就覺得村裏現有的這些漁船數量還不太夠,正好村裏還有不少老漁民都在閑著,這些人隻要稍微培訓一下送到漁船上絕對是最好的船員,所以眼看著孫家村在船廠那邊的造船訂單就快要全部完成了。

孫同這邊再次聯係上了船廠,一下行的又下了五十五條船的訂單。

這一次除了要建三十四條同等規模的漁船外,孫同還訂購了二十艘更高一級的漁船,這二十艘船的噸位要比以往孫同村訂購的那些漁船大上一千多噸,這樣的噸位使得這一批漁船的裝載量是原來那些漁船的好幾倍,既然孫家村的這些漁船每次出海都能滿載而歸,那孫同自然是要可大的來了。

至於餘出來的那條船,那其實是一條收貨船。

以往孫家村的漁船出海,隻要滿倉以後他們就得往碼頭這邊跑一趟,往往一天要來回跑好幾次,這不僅浪費油,同樣也浪費時間。

村裏老早就決定要買一條收貨船了,有了這條船,那以後村裏那些漁船在海上作業的時候就不需要來回跑了,這不單單是省時省力同樣也是在為村裏省錢!

就在孫家村的老老小小忙活著建設自己的村莊時,市裏的一條消息引起了孫同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