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144章 千秋功罪-10(1 / 2)

水易道:“相爺嗬,再恕末將直言吧,相爺你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嗬。遠的不說,且說眼前。若白起奮起而攻趙,滅掉了趙國,驅趕了齊、魏,秦王便可乘勝攻打別的諸侯小國,並吞六國,統一華夏,從而稱王稱帝立於諸侯群中。到那時白起大將軍就會居功自傲,位列三公,甚至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時相爺的職位就在白起之下了,即使不願意屈居其下,也勢必在其下,甚至丟了相位。白起那人傲慢無度,目中無人,現在每日裏常常在軍中大罵相爺……嗬,不不,恕末將言重了。”

應侯大怒道:“講下去!”

水易道:“小人不敢再多言多語,一句話吧,白起不死,相爺難保嗬!”

應侯也不多說,當即命水易速回軍中。

水易心中無數,不知剛才講了那麼多是吉是凶。還想多說幾句,聽聽應侯口風,哪知應侯就要出去。

水易離去,應侯當即見昭王,別的不加稟報,隻說一句話:“大王,如今軍中士卒紛紛叛逃,原來還是白起老賊一再慫恿教唆的;白起不死,國無寧日嗬!”

秦昭王聞聽大怒,積聚了多時的怒火終於爆發出來,如此下去,這還了得。秦昭王當即下令罷免了白起大將軍的職務!

命令一到軍中,三軍愕然,眾說紛紜,於是秦軍士氣銳減。

白起被貶為庶人,代之以王陵擔任秦軍大將軍。然而秦軍將士不知上層矛盾與鬥爭,憑感覺隻知白起好,攻城掠地,良謀善戰,愛兵如子。於是秦軍中叛逃者更多。

孟嚐君出人意料地大膽巧用水易終於成功了,一位可以威懾四國的大將軍終於被趕出經營幾十年的軍隊,以一名庶人的身份孤身瘦馬回到秦國去了,萬名秦卒揮淚送別。

後來,凡為白起送別的士卒皆死於王陵令下,是應侯暗中命王陵斬殺的。

且說水易離開肖鎮之後,心裏一直忐忑不安,且不說他自己心中有鬼狐疑再三,就是那應侯也是忽冷忽熱很不正常。

正當水易心中多慮之時,軍帳外又有士卒稟報:“國相請水將軍議事。”

水易第一個感覺便是大禍臨頭了,那應侯為何又請議事呢?昨夜分明是被應侯驅趕出來的,今日又請,內藏殺機無疑。因為此時水易並不知道白起已被貶為庶人。

水易不得不出了軍帳,西望肖鎮,回眸看看齊軍孟嚐君的大營,猶豫了足有半個時辰,思想鬥爭激烈。水易隻怕應侯內中有詐,惹來殺身之禍。

水易此時恨不得一馬飛馳到孟嚐君帳下,從此不再歸秦。最後決定暗揣一把匕首,若有不渕,拚殺自救,飛馬逃出秦營。

水易翻身上馬,打馬飛往肖鎮之上,來到應侯帳下,臉上帶笑,向國相應侯施禮問候。

應侯一見水易來到,欣慰地用手示意讓其落座,開門見山道:“水將軍,完全按照你的意見處理了白起,從今往後,就不必擔心白起亂我軍中了。”

因為水易心虛,總把應侯的話往壞處領會,於是反詰道:“相爺,末將與士卒無異,在軍中任職,然職務一直未能升遷。相爺講從此不必擔心白起亂軍,末將不甚明白。”

應侯說道:“老夫也就直言了吧。昨夜老夫急切麵見大王。大王有旨,已下令罷免白起軍職,貶為庶民,令當即離開年隊回閏去了,由王陵擔當大將軍統帥三軍,不知水將軍有何想法?”

水易以為有詐,急忙回稟道:“白起雖有過錯,也不致於貶為庶人吧?”

應侯道:“此乃大王之命,怕是一時改不了。此事已成定局,不必多慮其中得與失了。今日請水將軍來談眼下攻城一事。秦、趙交兵,久攻不克,日久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