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三戲下(1 / 2)

薑維大將軍在攻陷上庸之後,一馬當先地率領著浩浩蕩蕩的五萬大軍風馳電掣般地穿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上庸郡。

他們氣勢如虹,銳不可當,一路上乘勝追擊,目標直指襄陽城。

與此同時,劉複興所率部隊猶如脫韁野馬一般,在廣袤無垠的中原大地上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

然而,西晉的諸位將領麵對如此詭異多變的戰局卻顯得有些茫然失措,一時之間難以洞悉其中奧妙。

盡管如此,但對於薑維此番穿過上庸郡,直逼襄陽城下的意圖,眾人心中已是了然——顯然,他企圖趁虛而入,圍剿此時兵力空虛的襄陽地區。

這次襄陽地區的危險程度就遠大於,上一次劉複興帶領部隊轉向時揚州地區的情況了。然而今非昔比,如今的襄陽可謂險象環生。

楚王司馬瑋追趕起來的速度也遠超過了司馬駿。

另一方麵,司馬瑋的戰略眼光也遠遜於司馬駿。他太過心急,離著大部隊已經太遠了,超過了五天以上的路程,可以說和大部隊已經完全脫節了。

襄樊地區的重要性,不論是對司馬瑋還是西晉來說都太過珍貴了。

司馬瑋急於回防的心思也可以理解,隻不過在這個不能有絲毫懈怠的戰場上,這樣的思維注定將成為他的死穴。

很多錯誤的決定就是在關心則亂的情況做出的。

帶著西晉的圍剿部隊繞了大半個中國之後,

劉複興帶領的八萬精銳和薑維大將軍的五萬老兵彙合了。

地點並不是在襄樊,而是在通往襄樊的必經之路上。

他們準備在這裏伏擊已經脫離了大部隊的司馬瑋部。靜待孤立無援的司馬瑋軍自投羅網。

顯然,他們精心策劃了這場伏擊戰,目標正是已與大部隊失散的司馬瑋所部。

整個計劃在五丈原祭拜諸葛丞相之時,便已在劉複興心中醞釀成熟。

並且,劉複興就已經和薑維進行了秘密商定,製定好初步的戰略了。

身處無法實時傳遞信息之年代,劉複興深知時間緊迫、戰機稍縱即逝,故而提前將戰略戰術及主要將領等關鍵信息逐一交代清楚。

從長安出發時,才不過是新春正月裏,現在都已經到了七月份的盛夏季節了。

這一路走來,劉複興麾下之蜀軍精銳曆經漫長等待,早已按捺不住內心激蕩。

長達大半年之久,他們除了曾於許昌城外激戰半月外,其餘時光皆在無盡奔波中度日如年。

更有甚者心生疑惑,莫非自家軍隊一直處於逃竄之境?仿佛背後有無數西晉追兵窮追猛打一般。

眾多士卒漸生猜忌之心,對自身處境產生迷茫之感,總覺得身後似有大批西晉軍馬尾隨其後。

如今終得一戰之機,眾人無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而大將軍薑維所率部隊亦士氣高昂,請戰意願異常強烈。

可憐的司馬瑋就這樣一頭栽進了這樣的包圍圈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