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玨思忖片刻,緩緩開口:“歸根結底,‘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皇上對太子頗為不滿,太子的位置並不穩固,而在各大皇子中,我看三皇子才是真命天子。如果我們林家能與三皇子建立良好關係,未來新皇登基,我們也可確保林家的地位穩固。不過此事需謹慎行事,避免引起其他皇子的猜忌和陛下的疑慮。”

林如海聽後,低頭沉思。他知道林玨的建議是對的,但心中卻也有些擔憂。與皇子建立關係,就相當於在皇室鬥爭中選邊站,風險極高。但為了林家的未來,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策。於是林如海問道:“玨兒,你方才提到三皇子,難道就因為他是你的救命恩人?”

林玨猶豫了一下,然後回答:“玨兒當初落難後,為三皇子和十皇子所救,交談之中覺得三皇子是個有抱負的人。他處事沉穩,深謀遠慮,對百姓寬厚仁愛,又有開疆拓土之心。”

林如海聽完林玨的分析,眼中閃過一絲欣賞:“玨兒,你的想法確實深遠。與皇子建立關係一事,將來隻有靠你了。你務必謹慎,不可操之過急,避免落入他人的圈套。”

林玨點了點頭,接著說:“爹爹,我們還需要尋找其他財源,以減輕林家對鹽政盈餘的依賴。玨兒聽聞京城一帶商貿繁榮,若是我們能參與其中,或可開辟新的財路。”

“玨兒,你的建議我會慎重考慮,夜深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林如海關切地說。

林玨拱手行禮:“是,爹爹。玨兒知道,您一心為家族著想,玨兒定當盡心盡力,不讓您失望。

漏盡更闌,林如海略帶倦意地看著窗外漆黑的夜空。他站起身,疲倦地揉著太陽穴,林玨的話猶如一塊大石壓在心頭,讓他無法安然入睡。

林如海深知,林玨的分析並無道理。自己一直撐著巡鹽禦史和蘭台寺這兩個位置,確實如履薄冰。不但要麵對鹽商和鹽政官員的明爭暗鬥,還得替國庫填補虧空。這些年來,他也曾想過尋找其他財源,以減少對鹽政盈餘的依賴,然而一直未能找到可行的方法。

黑暗中,顧瀾走進了林如海的書房,看著林如海說:“如海兄,我剛剛在路上碰到大公子,他似乎有心事,臉色不太明朗。”

林如海歎了口氣,將林玨的想法告訴他。

顧瀾聽後,沉思了一會兒,說:“沒想到大公子方才十歲,竟有了如此深遠的眼光,實在讓人驚訝。此事雖然事關重大,但如大公子所言,我們也應該早做打算。”

林如海滿臉落寞地苦笑道:“開辟財源談何容易,也不知道玨兒有什麼好主意。如若不然,隻怕是把林家五世傳下來的田產商鋪全部賣盡,也無濟於事。”

顧瀾見狀,隻好安慰道:“如海兄,事在人為,我相信定能找到解決之道。”

林如海點了點頭,又和顧瀾說了一些別的事情,便讓他退下了,自己也回到臥室休息。

是夜,賈敏睡著後,林如海依舊無法入睡,他輾轉反側,不時還唉聲歎氣。

賈敏感覺到林如海的不安,輕輕握住他的手,溫和地問:“老爺,為何如此煩心?是不是因為還虧空的事情,要不要給榮國府大哥二哥送個信兒,大家一起商議一下,或許能找到破局的方法。”

林如海輕歎一聲,將賈敏的手握得更緊:“敏兒,我是在擔心玨兒?”

聽到丈夫提及自己的命根子,賈敏不禁更加揪心。她緊緊盯著丈夫的臉,擔憂之情溢於言表,說話的聲音都變得有些顫抖:“玨兒……怎麼了?老爺,他可是咱們的心頭肉,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可怎麼活啊!”

林如海用手輕輕地拍了拍賈敏的肩膀,低聲道:“玨兒自幼天資聰明過人,文武雙全,長得又好,與大漢冠軍侯霍去病和初唐天才詩人王勃何其相似!”

賈敏疑惑不解道:“霍驃姚勇冠三軍、封狼居胥,王勃十三歲就寫下千古傳頌的《滕王閣序》,玨兒若是能有他倆的風範,實乃林家的榮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