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節,這是個花團錦簇的日子。晚上,整個揚州城都被一片熱鬧的氣氛所包圍著。人們穿著節盛裝,臉上溢著喜氣洋洋的笑容。

鳴玉坊,各家院子中傳出一片絲竹和歡笑之聲,中間又夾著歡快的歌舞聲。揚州城的藝人們紛紛舞台上展現自己的才藝,有的騰空而起,翩翩起舞;有的手持樂器,婉轉動聽地演奏著經典曲目。觀眾們在歡呼聲中投入其中,眼前仿佛展開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

跟隨節日的熱鬧,一家精巧的茶館坐滿了人,眼神都專注地望向一個瘦削的老者,這位老者大約五十來歲,一件青色長衫早已被歲月染成了黃綠色,隻聽他左手打著牙板,右手執鼓槌敲鼓,唱道:\"榮華富貴空自逞,人世浮沉如夢幻。花開花落猶如水,世事榮枯換他天。\"接著又說了一段大夏朝太祖擊敗建奴後,仿舜巡遊南方,多次來到江南的故事。

望著那位老者的表演,茶館中的人們掌聲如潮。前排最好的位置,紫檀回紋滾凳上斜靠著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他睜大了眼睛,全神貫注地聆著老者的說書。那小男孩穿著一件月白色的雲錦長衫,生得峨眉星目,俊美絕倫,有詩為證: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輝光。

“那南京甄家接駕四次,把銀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諸君住在維揚,當真是在天堂裏了,怕隻怕那天子來了,運河裏的運鹽船就得停航了。小老兒程三,今日路經揚州,話本說徹,即刻散場。”說完就托出一隻盤子。

便有人拿出兩文三文銅錢放在盤子裏,投入老者的盤子。老者欣然接過,感激地向眾人鞠躬致謝。他接著說道:“各位都是慷慨解囊的好心人,小老兒感激不盡。”

小男孩卻伸了個懶腰,丟了一兩銀子在盤上,對老者的感激之情充耳不聞,徑直向門外走去。他走出茶館,踏上石板路,頓時感受到了揚州城的熱鬧和喧囂。

一名中年漢子緊追小男孩而去,直到追隨上男孩的腳步,他半佝僂著身子,喘著氣喊道:“大爺,等等我!”

那小男孩正是林玨,他停下腳步,轉身向中年漢子笑了笑:“霍大叔,你怎麼這麼慢啊?都快跟不上我了。”

那中年漢子名叫霍來,是林家的家仆。他笑著說:“大爺,已經過戌正(晚上8點)了,咱們快回家去吧,再不回去,太太該急了!”

林玨依舊慢慢走,邊走邊看,半晌才冒出一句:“這盛世如此熱鬧,真是叫人陶醉,還是多看看吧,隻怕將來看不到了。”

霍來雖是個仆人,也頗識文斷字,卻不知為何聽不懂自家小主子的話。他略微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應承道:“大爺所言極是!”

東關街此刻人潮湧動,川流不息。林玨穿梭在人群中,伸長了脖子,好奇地尋找著其中的樂趣。街道兩旁的攤販們吆喝聲此起彼伏,各色商品琳琅滿目,吸引著人們駐足觀看。

隻聽得一陣馬蹄聲,一大隊商隊趕了過來。待得漸行漸近,隻見數十輛馬車夾著十餘匹馬,乘者都是大食人,顏色較深的皮膚、濃密的頭發和胡須、厚實的嘴巴和突出的下巴,腦袋上纏著頭巾,腰部別著銀鞘的腰刀。自從前明太監鄭和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後,外國商人來大夏國做生意,實屬常見,霍來也不以為奇。

突然間,一輛琉璃頂的馬車從旁邊慢慢而過,從車裏走下一個小女孩,那小女孩麵容秀美,光彩照人,當真是素若春梅綻雪,豔如霞映澄塘,她頭上紮著兩個丸子,穿著一襲粉紅色的綢緞裙子,更襯得她的肌膚白皙如雪。小女孩輕盈地走過人群,笑容燦爛地欣賞著揚州城的繁華夜景。

霍來見那小女孩長相出眾,不過多看了一眼,而林玨卻瞧得呆了。他自幼沒怎麼出過門,除了自家姐姐黛玉和幾個模樣好的丫鬟,一向也沒見過幾個出色女子,更何況是比姐姐黛玉模樣更好看的小女孩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