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掘進(2 / 2)

天下盜墓者按照地域的劃分,大致可以分為南北二派。劉彥章是屬於北派的盜墓人,而洛陽鏟這東西,則可以稱得起是北派盜墓史上,劃時代的裏程牌式神器。

據說這東西是清末,洛陽一個叫做李鴨子的農民發明的。因為盜墓者的挖掘之道,主要是從土裏刨食,所以掘土的效率與速度的快慢,是衡量一切盜墓工具好壞的唯一標準。而洛陽鏟最重要的厲害之處,就是它不同於其他鍬鎬斧鋸一類的開鑿工具。它的鏟形是彎曲的,鏟子中間形成一個空間不小的凹槽,差不多跟一個小碗一樣。這樣就可以高效率的帶走更多的泥土,給盜墓者帶來便利。這也是它之所以會成為北派盜墓者鍾愛之物的原因。

劉彥章過去看小說,動不動就提到洛陽鏟。其實這僅僅是北派盜墓的專用法寶,南派盜墓者是不用的,他們一般都用短柄鋤。除此之外,因為地域和風俗的不同,南派盜墓和北派盜墓的關係,自古以來也不是很好,梁子結的有曆史了····

這邊不一會的功夫,劉彥章和程摩遜就已然用洛陽鏟,掘出了一個兩米多深的大坑,大小足夠能讓一人通過。顯然劉彥章對於自己人生當中打的第一個盜洞,還是比較滿意的。

而一旁的宋金剛,按照之前說好的分工。拿出打開了背包裏折疊的探針。這根探針全部打開了,可以達到十多米長。把它紮進土裏,深一下淺一下,可以摸索地底下的情況。

鳳翅山的土質還是不錯的,肥沃鬆軟,地底下沒有什麼瓦礫,石塊,廢料之類的雜質,這樣洛陽鏟和探針就都可以輕鬆地掘進和探測。程摩遜一邊忙著把掘出的土壤揚出坑外,一邊跟劉彥章說道:“你表弟這活,看上去還真挺輕省的。早知道直接用探針往地底下紮紮,哪有那沒有,不就全都知道了?”

劉彥章搖頭道:“探針隻是輔助的工具,不能全靠它。那玩意的麵積小,管中窺豹,小範圍裏摸索一下還行。再說你想想,方圓幾百米的地方,要是都讓你用探針紮一遍,你受得了嗎?”程摩遜忙搖搖頭:“那可吃不消。”

劉彥章又道:“況且,這東西也不簡單,手裏得有勁,有分寸,有準頭。萬一一個不留神,紮錯了,紮過了,甚至毀壞了墓室裏的明器,也是得不償失。”

此時宋金剛手裏舉著探針,正在聚精會神地憑手勁探測著。突然隻見,隻見宋金剛麵露凝重,攥著探針的雙手,用上了勁頭。劉彥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發現不妥,當即轉頭問道:“金剛,你那裏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宋金剛舉著探針,說道:“表哥,的確有點問題。我這個,這個探針好像在地底下碰到了什麼堅固的東西,探不下去了。”劉彥章也是一驚:“你說什麼?探不下去了?”宋金剛說道:“沒錯,剛才還是好好的,沒有一點困難,勢如破竹,可是就是突然一下,就走不下去了。我換了好幾個方向,都無濟於事,看樣子好像不是土壤中的雜質。表哥,這蘑菇上麵,看樣子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