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了考試,劉若水就成了盤古學院的學生。
看著手中的“學生卡”,劉若水有了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對於盤古學院的安排,劉若水其實有很多猜測。但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盤古學院竟然是這樣奇葩的教學模式。
在盤古學院內部,沒有老師教課,沒有課後作業,也沒有期末考試,甚至連畢業考試都沒有。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劉若水入門測試通過,就已經是萬事大吉了。如果他願意的話,隻需要上繳學生卡,就可以順利地從“盤古學院”畢業,成為一名光榮的畢業生。
當然,除非劉若水的腦子抽筋了,他才會那樣做。
因為,盤古學院內部固然沒有什麼老師,但卻有一座圖書館,一座以“位麵”做書架的圖書館。
劉若水之所以願意來到天界這個神秘莫測的地方,自然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武道修為。對於盤古學院的安排,他自然不會有什麼不滿,反而大喜過望,一心紮到書海裏麵。
麵對那浩瀚如海的書籍,劉若水第一次發現,自己原來很無知。
對於自己的武道根基,劉若水原本是極有自信的。認為在自己“十方武道”之下,幾乎是無所不包,無所預料,已經算是真正的“武”了。
然後,劉若水就知道。自己所以會有這種想法,其實不過是夜郎自大罷了。
在天界,雖然也有武者的存在,但武者隻是一種極為小眾的修行法門。因此,縱然在盤古學院之中,有關武道的書籍並不算多。
但這個“不多”,隻是相對的而已。相比於那些“熱門”的科目,武道方麵的書籍固然“不多”,可能會差上幾倍,乃至於幾十萬倍。但有關武道的書籍,依然要以“萬兆”來計算,整整足足堆滿了一個小世界。對於劉若水來說,這自然是一個驚喜。因此,當他進入其中之後,便一頭紮了進去。
然後,他就懵住了。
書,太多了。
知識,太雜了。
劉若水首先要了解的,自然是“氣”。畢竟,“氣”是武道最基礎的內容。
然後,劉若水就尷尬的發現。和“氣”有關的書籍,足足有六千萬兆。
劉若水想了想,便將內容局限為“真氣”,結果其相關的內容也要用‘兆’來計算。
挑挑選選之下,劉若水隻將最基礎的那一部分留了下來,這才將數目局限在“千”這個基本單位上。
像這種最基本的知識,雖然不能直接提升一個人的實力,但卻是武者的‘底蘊’。就像蓋樓一樣,隻有足夠結實的地基,才能建起萬丈高樓。
以劉若水修為,過目不忘不過是最基礎的能力罷了。區區數千本書,他隻用兩三刻鍾的功夫,就將其看完了。
劉若水所看的,隻是最基礎的那一部分知識。以他的悟性和武道修為,並不存在“不懂”的部分。但理解卻不意味著消化。
原本,劉若水以為自己對於‘氣’已經很了解。但通過這些文章,他才知道自己的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