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王欣、翟王翳都是舊秦降將,雖然漢王劉季有心讓他們繼續為王,但考慮到此人在關中地區影響惡劣口碑較差,封王終歸難以服眾,終於還是打消了分封他倆為王的年頭;而河南王申陽呢,此人馬屁功夫一流能力很差,任人唯親不辨忠奸,在此亂世立他為王顯然是不合適的,於是乎隻好將他們的地盤都設置成為郡縣。
為了瓦解敵人,漢王劉季還特意宣布了一條規定:如果有人帶領萬名兵卒或是一郡百姓向自己投誠的,立即封為萬戶!
如此一來,前來投誠的人明顯增多。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此言一點不虛啊!
看來2000多年前的漢王劉季就已經很會做統戰工作了!大國師陸賈不禁心中暗想。
大將軍韓信此時也建議道應該把河上塞(秦朝名將蒙恬北擊匈奴時在河套地區修築的軍
事要塞)好好修葺一下。他說河上塞軍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保全了它就可以防止不安分的匈奴鐵騎南下掠奪、侵擾。而現在動亂已久,河上塞年久失修,而且原有戍守人員盡皆撤出,實乃當今嚴峻之問題!漢王劉季與眾臣們商議了一下,同意了大將軍韓信修葺並派兵進駐河上塞的請求,當即便發一名步軍校尉帶上一旅步兵前往河上塞修葺、鎮守。
事實證明大將軍韓信的確具有超凡的戰略眼光,不愧為漢初三傑之一。河上塞的確在以後的抗匈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無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在關鍵時刻還救了漢王劉季的命!
大國師陸賈也建議道現今正當亂世,生靈塗炭百姓們流離失所民不聊生,是否可以將秦朝原有的苑囿園池都分發給無地少地的貧苦百姓,任其耕種;這樣的話一方麵可以解決流民們的生計問題,其次還可以給大軍提供糧食和賦稅,可謂是一舉兩得呀!
漢王劉季準許了大國師陸賈的建議。很快,大軍的糧食和賦稅就顯著增加,後勤壓力明顯減輕;而且所管轄地區的治安也明顯好了不少,前來主動投軍的青壯年也大大增多了。
幾天後,又有一件激動人心的大事傳來:雍王章邯的弟弟雍國太尉章平,在帶兵巡視要塞的途中由於部下突然反叛,他被生擒並連夜送到了漢王劉季帳下。
漢王劉季大為高興,他認為這是自己宣布的賞降令起了大作用。他當即下令分封那位帶頭嘩變的雍軍校尉為廢丘侯,食廢丘一萬戶!
漢王劉季深知雍國二號人物太尉章平的被俘具有多麼重大的政治和軍事意義!章平能文能武,而且身居太尉之職為雍王章邯之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的被俘極大地震撼了本已風雨飄搖、人心惶惶的廢丘城!
所謂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正是此也!
漢王劉季一高興,一拍腦袋宣布大赦監獄裏的囚犯,除了死囚,其餘統統放出!
有些犯人出獄之後出於樸素的知恩圖報的想法,便也加入了漢軍。
漢王劉季如今誌得意滿,偏偏此時行軍主簿張良又來諂媚道關外的百姓對大王都是如久旱盼甘霖,朝思暮想著能一睹大王天顏。漢王劉季被這些恬不知恥的鬼話陶醉得神魂顛倒,立馬宣布要出關至陝縣接見父老、百姓們。
當然他是帶著大軍去的。世道還不太平,即使太平一國之君也不敢獨自一人長途跋涉去接見什麼黎民百姓(微服私訪除外)。大將軍韓信、大國師陸賈特意帶了一個旅的虎賁衛騎兵前來護駕。
事先行軍主簿張良同誌特意組織了一批潑皮無賴前來迎駕,他們在陝縣攔住漢王劉季的馬頭,山呼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漢王劉季頓時龍顏大悅,立馬賞賜了每人一吊錢、一壺酒、兩斤肉、五升米,這幫百姓在得到賞賜之後就一哄而散了。
漢王劉季卻對行軍主簿張良甚是滿意,讚其體察民情入微,不愧是寡人的股肱心腹!說著便解下自己的玉帶賜給了他——這可是一條極品和田玉玉帶,價值千金呐!
大國師陸賈心中暗罵行軍主簿張良卑鄙無恥,但也不好發作。
回到大本營不久,就有一人前來求見: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名揚四海的張耳。
張耳和陳餘都屬於不折不扣的草莽英雄。兩人以前是結拜兄弟,私交甚好,一起舉兵數千人反秦;後來卻由於種種原因產生了巨大的內訌,朋友反目,張耳徹底喪失了兵權被迫逃往漢王劉季麾下保命。
此時的張耳是不折不扣的光杆司令,隻身一人前來投靠。然而漢王劉季卻很欽佩張耳當初起兵反秦的壯舉,厚待了他,並分封其為西歸侯。
事後大國師陸賈單獨覲見了漢王劉季,委婉地提醒他如今張耳手無一兵一卒,如此厚待他沒有太多的實際用處;而且這段時間大王一直費盡心機派人招降陳餘,希望他也能舉兵反楚(陳餘手上有幾萬精兵),而現在陳餘與張耳有不共戴天之仇,陳餘若得知張耳在這裏受厚遇怎可誠心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