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第二層。
長槍出擊,霸勢催發。
第一招就是擊出血戰五式之群敵伏首。這一招全戰之招,出槍瞬間,可擊可點,可紮可掃。
此時,吳有道正是利用擊槍之式,霸勢強壓對方二人之後,一息間擊出一十八槍。這是他目前的極限槍速。
收槍之後,那兩個武者身上已經多了十八個血洞,再無半點氣息。
早在中了吳有道第二槍時,那兩個武者便已經身亡。隻是因為槍速太快,所以沒有立即倒下。
第三層與第二層毫無二致,依然是一招群敵伏首便輕鬆過關。
再上第四層。
出手第一招是槍出無悔。
畢竟對方是高過自己兩個小境的武者,吳有道在還沒有大量事實戰績的基礎上,無法憑空發出凝實的主宰霸勢。
在無悔槍勢之下,氣勢急劇提升,當槍尖就要觸及對方麵門時,已成主宰霸勢。
作為對手的那個武者,雖然境界高出吳有道二級,開始便覺對方那一槍威力平平,似乎閃與不閃皆無緊要。誰料情勢突變,那一槍在刺出的過程中,氣勢快速增強,仿佛刺出這一槍的過程中,對方真氣每時每刻都依舊不斷湧入長槍之中。當他察覺危險之時,頓時發現周身空間似乎凝固一般,用出全身勁道,方才微有鬆動。
不過,還好他是早有應變準備,在全身意誌加注之下,還是躲過了這凶險致命的一槍。
這其實是他的錯覺。槍出無悔強於氣勢攀升,卻也在招式之下留有逃脫餘地。其意是讓殺招存於進攻的那一麵,對方不逃則亡,欲逃則氣勢喪盡,必定難逃之後再出的殺招。
不需刻意催動,槍出無悔之後,自然就是有我無敵!
就在那個武者慶幸自己逃過第一槍時,長槍已經再次襲來。周身空間凝固依舊,他戰意被奪,全身意誌也是剛剛使用完畢,此刻試圖再次躲避,卻似乎發現即便用盡全力,也難以讓身子挪動半分。
長槍借勢而發,出槍之際,便已把對手當作死人看待。刺入那武者心髒後,立即挑起。
待吳有道借勢前衝,收回長槍時,那名武者已經被挑飛而去,血濺長空。
兩招便了結了其性命。當真是輕鬆寫意至極。
換作是其他武者,即便是把血戰五式修煉到如此程度,也難以像吳有道這般輕鬆自如。須知血戰五式的每一招都必須讓自己的精氣神高度集中,隨便發出一招便是需要費勁全身意誌氣力,絕難連續作戰。像吳有道這樣的二轉武者,恐怕隻是發出兩招就已經全身脫力,哪裏能夠像他這般戰完之後卻是氣定神閑。
這就是天階功法的強大功效。亦是意誌凝練,方能如此輕鬆。
第五層。
起手槍出無悔。不過此次無悔槍勢卻是以群擊之式發出,雖然無法做到如同單對一敵之時那樣,使得對方有種這一槍讓人躲無可躲之勢。不過卻讓那兩名武者立即陷入閃避防守狀態。
主宰霸勢既成,千軍辟易之招便隨後而發。
先前一槍已是氣勢驚人,那兩名武者欲攻之勢為之而挫。如今這一槍更是殺意凜冽,斷無可守之地。二人心氣難凝,被逼得再次狼狽閃避。
群敵伏首!
未等二人緩過氣來,便發現經過兩次閃避後,他們已經閃無可閃,欲待持劍相抗,卻總覺得真氣運行晦澀,難以如意。最終隻能用出不到五成的勁道,卻哪裏抗擊得住吳有道借勢而發的長槍,被瞬間刺出十八個血洞,鮮血直噴,向後倒去。
戰到現在,吳有道已經徹底知道血戰五式就是要碾壓。對敵之時就是要霸勢強壓,削弱對手,增強自己實力。通過主宰霸勢的意誌,使得對手十成的實力變得用不出五成來,而自己卻能夠借勢用力,發揮出十五成,甚至二十成,三十成的戰力,使自己陷入浴血狂戰的狀態。從而最終達到碾壓對手的程度。以他目前的狀態估計,主宰霸勢絕對削弱了對手五成以上,這個主要由雙方意誌等級來決定。而在借勢發力,讓自己進入狂戰狀態方麵,似乎略有不足,應該還不到二十成戰力的程度。
收拾心情,再上第六層。
戰術不變,依然還是血戰五式。正宗的起手搶勢,槍出無悔。
讓對方受挫,自己主宰霸勢隨之生成。
千軍辟易!
霸勢已成之後,千軍辟易放出。對於此招,不閃則亡,在此等形勢下用處,已經是無解之勢。四個意誌被奪的武者,並無勇氣上前強行相抗,自是能躲則躲。在這槍勢之下,情不自禁的選擇躲向那一絲生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