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有獨特的酒桌文化,聯絡感情也好,談生意也罷,哪怕是官員們製定什麼政策,大家似乎也都願意在酒桌上進行,這是華夏獨有的文化。
不懂得華夏酒桌文化的人是沒有辦法在華夏辦事的,尤其是在華夏的官場,假如你不懂得吃喝宴請其中的奧妙是斷然沒有辦法左右逢源的。
身在華夏的官場,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飯局不是萬能的,但假如沒有了飯局則是萬萬不能的。
在華夏官場的酒桌上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一個用人的哲理,這種哲理就包含在“酒風可見工作作風”和“酒品說明人品”之中。
從你什麼時間接到吃飯通知可以看出其中的玄妙。提前一天預約是真的請你,提前半天約你是想讓你作陪,到點了才通知你則完全是由於人數不夠而讓你去湊數。
敬酒時不能喧賓奪主。隻有領導們相互敬完才可以輪到自己去敬,除非你是領導,否則敬酒時最好逐個按順時針秩序方向敬酒,避免出現厚此薄彼的誤解。
但今天烏麗晴似乎有點喧賓奪主了,她隻是方誌華的秘書,就算私下裏啊關係不一般,但在酒桌上方誌華等一幹領導沒互敬酒,她就搶在前邊敬貝一銘酒,這有點壞規矩了。
但看方誌華的臉色似乎根本就不當一回事,喬子坤人老成精,更是確信他們之間的關係了,他也不點破,笑著跟方誌華閑聊,絕口不提工作上的事,談的是山城的風土人情,說的是風花雪月,一時間是賓主盡歡。
烏麗晴也不是一點分寸沒有的人,知道這次來是有求於貝一銘,但也不能冷落了其他人,於是端起杯打圈敬酒,一兩一杯的酒她是舉起就幹,豪爽勁連男人都自愧不如。
貝一銘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傻小子,更不是沒見過世麵的窮小子,雖然不精通酒局之道,但參加過幾次也略知一二,方誌華是有求於他沒錯,但身份、地位擺在那,他應該主動敬酒才是,可貝一銘就是不動,他不是不懂規矩,而是故意為之,這杯酒一敬可就代表著他同意了,說實話現在他心裏還別扭,憑什麼要分出去一半的功勞給跟他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的方誌華?
就因為他許諾的出國進修機會?說實話貝一銘還真看不上,在一個如果出國的話最少一年,他的產業現在正是發展的關鍵時期,他也實在是走不開,更不放心,甩手掌櫃也不能總當不是,自己的產業還是要多上心的。
方誌華自持身份也沒端杯,但他看貝一銘一直端著、拿著就是不跟他喝酒,心裏也有點著急,這次他說什麼也得在貝一銘取得的自體幹細胞新器官培育的成果上分一半的功勞,這關乎他在醫學學術界的地位,以及日後的仕途,對他相當重要。
看貝一銘這麼不會來事,方誌華看了喬子坤一眼,心說是不是你沒跟他說我許諾的好處?
大家都是官場老司機了,一個眼神就夠了,根本就不用說出來。
喬子坤立刻端起杯笑道:“方教授小貝到美國進修的事您多費心吧。”喬子坤這是一語雙關,既告送方誌華你交代的事我都辦了,也是提醒貝一銘識趣一點,別在端著架子了,該放下就放下,對你沒壞處,那可是去美國進修,別人求爺爺告奶奶都求不來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