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目瞪口呆(1 / 2)

從監視器上來看尋回護士遞給項貝妮的是一個培養皿,裏邊有海藍色的液體,在這些液體中有一團組織,正是這團組織讓羅開元、餘玉江目瞪口呆,因為這團組織是一團脂肪,如果羅開元眼睛沒問題的話,整天跟女性乳腺打交道的他應該能一眼看出來這是屬於乳腺的脂肪。

羅開元十分艱難的咽下去一口水,嘴唇顫顫悠悠變聲變調、結結巴巴的道:“自、自體、幹、幹細胞、培、培育、新、新器官、移植、移植。”

羅開元口中的自體肝細胞培育新器官移植並不是貝一銘獨創的,早就有從事器官移植的外科醫生聲稱,未來病人將有望通過自己的幹細胞培養生成新的器官,並以此替換掉他們已經壞死的器官。

這樣的做法將可以緩解由於器官捐獻者的短缺而導致的危機,目前,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這樣的移植器官短缺危機將會愈演愈烈。以英國為例,每年至少有1000名英國人在等待器官移植的過程中死亡,這些器官包括心髒,腎髒或肝髒。而其它一些人則被迫出高價在黑市上購買從其它國家輸入的器官。

帕羅·馬切瑞尼教授早在2008年就完成了首例使用患者自身幹細胞培育器官生長並進行移植的手術。

在2008年,30歲的患者克勞迪婭·卡斯蒂洛的名字占據了報紙的頭條新聞位置,因為她成了全世界第一位使用自己的幹細胞培育新的氣管並成功進行自體移植的患者。她患有結核病,疾病損壞了她的氣管,讓她呼吸困難。

2010年,他又率領一個來自大奧蒙德大街醫院的英國科學小組在一位10歲小男孩的身上進行了相似的工作。這位小男孩先天性氣管狹窄,呼吸困難。

當然相比起心髒或肺部,氣管這類器官是結構比較簡單的,但是科學家們現在已經成功地培育出肝髒組織並成功在老鼠的身上進行了移植實驗。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之還沒有成功用患者自身肝細胞培育出心髒、肺部等機構複雜的器官,並成功移植到患者體內的手術案例。

華夏的自體幹細胞新器官培育研究也早已經開始了,但卻沒有取得重大突破,遠遠落後於歐美、日本等醫學發達國家。

但是在今天貝一銘卻成功的培育出乳腺部的脂肪,這說明什麼?說明貝一銘在自體幹細胞新器官培育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雖說沒培育出氣管這類構造更加複雜的器官,但培育出乳腺的脂肪也代表了華夏在自體幹細胞新器官培育上走出了相當重要的一步。

就憑這項突破不敢說貝一銘能拿到諾貝爾醫學獎,但拿一個國家級的醫學獎項毫無難度,他會成為華夏自體幹細胞新器官培育的第一人,榮譽、掌聲、名望會接踵而來,當然前提是他培育出的乳腺脂肪能成功移植到患者的身體中,並且成活。

雖然距離這一步還有一段距離,但他到底是用患者的幹細胞培育出了新的乳腺脂肪,僅此一點也足夠讓羅開元、餘玉江目瞪口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