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梅山的秋天是彩色的。
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裏,天空中沒有一片雲彩。盡管四圍高山聳峙,隻能露出一片不大的藍天,但那一片清澈的天空,卻如同被清水擦洗過的蘭色鏡麵,明亮而又高遠。早晨,當金色的陽光照在四圍的高崖峭壁上,就好象給這些聳峙的山崖塗上了一層黃金;中午,當陽光浸潤著絲絲霧嵐,在山穀溝豁中如夢如幻般飄掛的時候,山裏又顯出一種神秘的色彩;而到了晚上,當山尖挑起那一輪圓月時,晚煙和霧氣交織,樹影與月色相映,夜鳥伴蟲唱翔舞,山澗彙河流孱孱,……大梅山區的彩色秋天會給人種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使人最為驚歎的是掩映著懸崖峭壁的層層樹木!那無涯的綠海中夾雜著的各種淡黃嫩黃將要成熟而落葉的樹木,特別是那些點綴在綠海中這裏一叢那裏一簇的楓樹的金黃,如同一團團野火,在四處燃燒。低處的雜木,中層的翠竹,高處的鬆杉,組成了一層層方陣。收割後的田野上,在一片片淺黃中,沿著田埂,伴著山堪,星星點點,團團簇簇,各種各樣顏色的野花,又使溝豁成了五顏六色的花園。
大梅山裏的山山嶺嶺溝溝豁豁,似乎都披上了盛裝,在秋日的和風中,宛如成熟的婦人,突顯出豐滿嫵媚的美麗!
現在,從梅山鎮經茶坳,守合,田心,到雲坊的幾個村已由一條新修的公路連接,這條柏油公路,從市裏直達雲坊最深處的聚龍山下。沿著聚龍山,最近一年裏又修了一條曲曲彎彎盤山繞崖的黃土與沙石緊結的旅遊公路,直達大梅山頂,。山腰和山頂上的幾處原已廢棄或行將倒塌的千年古寺和道觀,不但已經修複,而且香煙繚繞了!隨著這些千年古寺的修複,人們這才發現,原來這過去的窮山僻壤,竟有著深遠的曆史文化底蘊,為大梅山的旅遊開發又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5年秋季,正是豔陽高照秋風送爽的時候,原來下放到梅山公社現在叫梅山鎮的知識青年們組織了他們的第二次回鄉活動,將近一百來人齊集這裏。在此之前的2000年秋天,在原來下放到雲坊的知青宋美,於麓生的組織下,也曾有過他們闊別多年的第一次回鄉集會,那次高文湘沒能來,因為其妻子做手術開刀遠在北京。那次的集會隻有下到雲坊的知青大部分到齊,下到其他幾個地方的人可能是通知不到位吧,沒有到齊。而這次就不同了,隻要是活著的,幾乎都接到通知了。大概因為這一兩年裏,大梅山森林生態公園的名聲已經傳播遐邇了吧,當年的知識青年,現在成“知識老年”了,但他們對拋擲過美好青春歲月的地方,仍然擁有一份魂牽夢繞的懷念。而且,在幾個雲坊知青的發動和組織之下,他們為這大梅山的旅遊開發是作出過很多很大的貢獻的。這次是梅山鎮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指揮之下,組織的一次大梅山森林生態公園組建五周年慶典暨大梅山金秋旅遊節,其意自然不僅是組織一次旅遊,而在於更大的擴展她的知名度,以期更大的規劃,更大的發展,迅速晉升為國家級森林生態公園。
所以,梅山鎮政府的頭頭腦腦們幾個月裏忙碌異常。這個公園,本就是宋美在接受市委市政府的開發任務之後全力以赴於短短的五年時間指揮建立起來的。作為副市長,宋美已滿滿幹了兩界,從年齡上說,她也到了要退下來的時候了!這是她在政府工作的最後一筆。因此,她早幾天就來到梅山鎮,與鎮上的旅遊管理處的負責人日夜開會,籌劃布置,待省裏和c市以及淮源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一些特邀的專家教授到了之後,他們還要進一步就公園的規劃發展詳細討論並付諸實施,所以這些天,她成了一個大忙人!
臨近慶典和旅遊節開幕式了,聽到消息趕來的旅遊者已經絡繹不絕了,老知青們也陸陸續續地來了許多。鎮上的各個賓館旅社床位都已預訂一空,好在還有大大小小許多農家飯店,可以容納眾多來客。每日裏,公路上大車小車不斷,過去寂靜的深山老林,已是空前地熱鬧起來了!慶典前三天的中午,李世家羅湘蓮帶著李隊長的女兒鳳妹子連同他們的孩子也趕到了。鳳妹子已不是當年的那個靦腆的文靜的小姑娘了,她已發福,但更顯得豐滿光彩,已經完全是大城市裏中年女人的打扮,她也過了50歲了!一見到他們一家,宋美就不覺黯然神傷,可惜李世國不在了!他患癌症已去世多年了,慈祥風趣的李隊長也去世了,李玉鳳的母親與張聲望老人差不多是同時去世的。為那些故去的人,特別是想到自己年紀輕輕就死於非命的妹妹,她不覺十分感傷起來。
但李世家現在發達了!他下崗之後自強不息,首先擺地攤賣衣物,集攢了些錢之後就開了家成衣店,由於他腦筋靈泛又會經營,很快就開起了一間製衣廠,他自創的幾個品牌以其質量和款式紅遍了全省打向了全國。在於麓生的斡旋下,一家日本公司與他合作,由他控股,現在已經建成了省內一家有名的製衣公司了。現在腰纏千萬貫的李董事長已是今非昔比了!過去瘦弱的李世家如今大腹便便,仍然風趣,羅湘蓮就在他的公司做著財務總監,一家人算是趕上潮流了。他們開著自己的名車,一路瀟灑地到了上山下鄉的故地。上次回來他們就已是風光十足了,一出手就向雲坊捐出了上百萬元用於村路的建設。這次回來,他又有個打算,想在雲坊建一個檔次較高的旅遊賓館。還準備聯係那些發達了的知青同學,拿出些錢來,為梅山鎮做點什麼,不過項目暫時還沒考慮好,還得考察考察再說。所以,李世家一家來得最早。李老板的到來,鎮上的鎮長書記格外高興。
下午,趁著夕陽,宋美稍微有了些空閑,就邀上肖向前,以及另外幾個同在雲坊插隊的早到同學,一起去鎮上去河邊走走,肖向前現在在鎮裏做開業律師,而且在淮源東鄉乃至整個淮源市裏都很有名了。幾個人走在曾經那麼熟悉的鎮上,都驚歎於小小梅山鎮的巨大變化了。
是的,當大幫當年的知青朋友回到這個曾經十分熟悉的大山峽裏,突然看到了這個曾經那麼熟悉的小鎮竟然便得那麼美麗,確實驚異了!過去一直縈繞於他們心間腦際的大山深處的小鎮,隻不過有條百十米的破敗小街,搖搖欲墜的木板店鋪相連,屋簷相接,狹窄而又冷清,雖然街頭和街尾都有一座所謂城門,卻隻孤立著訴說著曆史的滄桑。那時,鎮上除了公社的辦公地是一棟土磚砌起的兩層樓房之外,熱鬧的所在就隻有供銷社,糧管站,衛生院等幾處地方了!如果要買東西,也隻能在供銷社裏供應。然而這一次回來,卻不能不感歎於她的變化,驚異於她的美麗了!
這地方自然景色確實優美。四麵是高聳入雲的峻嶺圍裹,從雲坊衝溝裏流出一條碧綠的稱為西溪的小河與從東北方向的上源流來的東溪在這裏彙集,形成了一條寬闊的碧波蕩漾的大河叫南河,一直穿山過峽向南奔去,成了淮源河的第一大支流,直達省城邊的大江。據說先前年歲貿易繁榮時期,從那大江裏有船可以直接到達這裏。三條小河圍就的鎮子,加上與外省交界,這個地方曾經繁榮過是可以相信的。但許多年來,也許河道淤積,也許是陸路交通對水路的衝擊,反正這裏成了個十分閉塞的地方了!梅山鎮本是地處三河交彙的一片山間穀地。三河形成了一個“丫”字。過去,除了那條短短百十米的破舊小街之外,就隻有幾片亂石河灘了。現在,沿著“丫”字兩岸,已建起來鱗次櫛比的樓房店鋪,那古代稱為“三河集”的穀地,已真正成了一座小小新城了!
古老的城門和石板街道仍然保留著,所有店鋪在修整後保持了當年的風貌,隻是加上了古香古色的翹簷屋頂,小小的逼仄的街道在修好下水道之後,仍然整齊地鋪上了長條的麻石石板。當時規劃時很多人提議把這片小街推倒重建,但宋美和於麓生以及請來的專家都力主保留,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十分正確的,這片古舊街道,見證了曆史的滄桑,為外來遊客又增添了不少遊興。
如今,在開放改革的春風中,在旅遊開發的光輝裏,一座繁華的遊人如織的邊界小城,竟然聳立在大山之中了!
夕陽下,四麵高聳的山峰在金色裏莊嚴肅穆,小城在綠樹和花叢中金光燦燦。幾個老知青這才驚歎,這個艱難生活過的地方原來如此美麗啊!
直到天黑,他們才回賓館吃飯。宋美這時才感到自己是如此急切地盼望高文湘於麓生的到來了。
於麓生是開著自己的“現代”轎車,帶著他那美麗年輕的妻子在慶典前兩天上午到達。而高文湘現在已做了省裏某個部門的負責人,事務纏身,在電話裏向於麓生說,要到下午才能動身,於麓生就揶揄他:
“主任,你倒好!真是皇帝不急急壞太監!這樣重大的事你也不請個假,把手頭的工作放一放!別又夜長夢多或者一瞬之間坐失良機哪!”
“沒辦法啊!我事情多呢!”高文湘電話裏的聲音顯然十分愉快,“這麼久的日月都過去了,還在乎這一時半會麼?等我把手頭的工作安排好,盡早趕到吧!”
“我倒不急呢!”於麓生笑著,“隻怕宋美等得急哪!”
一路上,於麓生向他那曾經是他學生的妻子不斷介紹著沿途的村鎮風景。他妻子叫秦芳,祖籍在洞庭湖區,水災後一家流落到出美女的桃花江安居了。她30多歲,依然如少女般嫵媚。他們在一起一直是用日語交談,這或許是職業習慣,或許是為了一種語言環境以便於教學的嫻熟吧,所以兩人之間就自然形成了日本人那樣的相互之間彬彬有禮的狀態。事實上,秦芳對她的老師兼丈夫是十分崇拜的,那種相互之間的禮貌在外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秦芳很文靜優雅,一邊聽著丈夫的介紹,一邊頻頻點頭,她沒有來過淮源,對於從小在湖區生長的她來說,見到那麼多漸行漸多漸行漸高的山嶺,確實令她新奇驚歎,但她沒有表露出來,她隻是想象著,當年丈夫他們在這裏是怎樣艱難生活的?
他們沒有直接去梅山鎮上,而是從守合村折向去雲坊的馬路,先到雲坊去。僅僅五年間,大梅山,那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偏遠大山就已經開發為遠近聞名的森林生態公園了!現在沿鎮上往雲坊的公路上,緊密相連的不再是低矮的茅舍,不再是臭氣熏天的牛棚豬圈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棟棟別墅式的兩層或三層紅磚樓房,白壁藍瓦或紅瓦,掩映在綠樹叢中,成了一所所農家旅社鄉裏餐館。過去貧瘠的,深入大山絕處的,人們稱之為鬼都不想長呆的地方雲坊村,已儼然成了一個緊湊漂亮的山間小鎮了!大梅山森林生態公園的南麓管理分處就設在這裏,幾棟漂亮的歐式小樓,尤其給這個逼仄的小村增添了無比的光彩!現在這裏的管理處負責人是我們熟悉的原大隊支書張聲鬆,為了這個地方的生態旅遊開發,他配合鎮上,配合市裏,夜以繼日殫精竭力,在短短的五年裏,最先形成了規模,以至從淮源市裏,從省城乃至更遠的地方,遊客們蜂擁而至,往日寂靜的山林熱鬧起來。人們這才發現這些懸崖峭壁竟是這樣的奇特,這樣的千奇百怪,這樣的不可思議令人遐想!沿著通往大梅山腰和山頂的公路,從雲坊逶迤上山,人們感到新奇驚奇的不僅是這裏一望難覽的青蔥樹木,而更令人神往的是那些山上的陡峭懸崖,藏匿在原始森林中的巨型圓石,懸空瀑布,鏗鏘激流,珍稀樹木和活躍於崖上林間的珍貴動物,特別是調皮滑稽的獼猴群落,以及那些多年來無人問津的千年古刹和年代久遠的道觀,顯示出了特有的魅力。大梅山一時間就聞名遐邇,雲坊,那個昔日的窮困山村也隨著大變樣了!
雲坊村的農民已成了旅遊開發的最先最直接的受益者,他們已隨著旅遊開發逐步擺脫了窮困。他們或開飯店,或辦旅社,或賣土產,或售旅遊產品,儼然一躍而成了商人。村裏的年輕人不再是隻讀過幾年小學的半大文盲,大部分都讀過高中進過旅遊學校,成了一個個風度翩翩能說會道的導遊了,在他們的描述中,昔日的不毛之地,竟然是自然美麗異常人文底蘊深厚的福地了!
幾年之間,雲坊的人就富起來了,雲坊的農民們就抖起來了!於麓生在電話裏已與他的好朋友張聲鬆約好,先到朋友家吃午飯,然後到宋麗墳上去。秦芳堅持要先去丈夫上山下鄉的地方看看,特別是要先去給宋麗上墳,於麓生自然同意了。
雲坊人都集中住在小小的村鎮上,看見來了一輛小車,人們並不驚奇,但看到從車裏出來的於麓生,卻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且不說幾十年前他曾引起的生活波浪,從張聲鬆的嘴裏,他們知道,正是這個不高大的眼鏡先生和那個高大的省裏的主任高文湘以及當了本市副市長的宋美幾個原在這裏落戶知青的策劃奔走,使他們這裏大大地變樣了!人們對於麓生到來的熱情熱烈,使秦芳大吃一驚:原來丈夫在這裏這麼受歡迎,簡直是受到特殊貴賓一般的接待,令她臉上都頓生光輝!
張聲鬆早已在管理分處門口等著,他多次去過長沙於麓生家裏,與秦芳早已熟識,但見秦芳也來了,他的歡喜就更勝一籌了。秦芳一眼瞥見四處的懸崖峭壁高高聳峙,驚奇不已,不斷地讚歎,於麓生卻說:“你哪裏曉得我們在這裏時的情景啊!”
他們沒有應張聲鬆之邀進辦公室坐,就直接往黃泥衝去。張聲望家的屋子已經拆掉,隻剩下一個雜草叢生的屋場坪了,於麓生對秦芳說:“喏,這裏就是宋美宋麗兩姐妹曾經住過的地方!”
繞過屋場坪,向左則上了一段不高的山坡,就看到那塊立著“知青宋麗於路生伉儷之墓”的碑了。於麓生神色凝重,秦芳則把隨車帶來的花環鄭重地擺放在墓前,然後竟一頭跪拜下去,令張聲鬆和於麓生都吃了一驚!隻聽秦芳說:
“宋麗姐!今天我秦芳和麓生來看您了!麓生對不住您,他一個大男人沒有保護好自己的女人,我今天代他向您謝罪!麓生向我說過您的一切,他終生都不會忘記您的!他的心永遠都是刻著您的!宋麗姐,您對麓生的深情,真情,使我一輩子感動!宋麗姐,我這份幸福本來應該屬於您的,請您讓我替代您,照顧他,給他應有的快樂吧!願您的在天之靈,福佑我們吧!悲傷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您也要愉快起來!”
秦芳的話語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張聲鬆沒想到於麓生的妻子是這樣地善解人意,感動得熱淚雙流。而於麓生聽到秦芳這一席話,便禁不住放聲痛哭起來!
張聲鬆連忙扶住朋友,勸慰著:“麓生,麓生!別這樣,別這樣!”
秦芳卻說:“聲鬆哥,讓麓生好好哭一哭吧!他從來沒有哪一天忘得了宋麗姐,常常晚上做夢把我當成宋麗姐叫醒來,世上有這樣深情厚誼的男人,我實在驚歎!我能長伴這樣的男人,是我前世修來的福氣了!”
於麓生終於停止了痛哭,向著墓碑喃喃著:“宋麗!你不會太寂寞了,梅山變了樣,雲坊也變了樣!在我們的青春熱血灑過的這一片土地上,你安息吧!我和秦芳,還是會年年來看你的!”
他們肅立了很久,直到張聲鬆一催再催,兩夫婦才一步三回頭地離開墓地,向村中走去。在快到張聲鬆家門口時,碰見一個披頭散發瘋瘋癲癲的肮髒老頭,在向一家店裏討飯吃,於麓生覺得那瘦削的麵孔十分熟悉,就問張聲鬆:“聲鬆,那是不是張聲亮?”
“就是他!”張聲鬆鄙夷地回答,“那家夥被判了好些年徒刑,回來後就有些神誌不清,如今更加嚴重了,村裏還是養著他的,但他老是出來要飯,真的影響觀瞻!”
仇人得見,於麓生特別憤怒,真想走上前去,再揍他一頓!但他又頓生憐憫,覺得這樣一個人的如此下場,也算是對一個扭曲人性良心的時代的某種注腳吧!他沒有再去理睬衣衫襤褸瘋瘋傻傻的前大隊支書張聲亮,隻是淡淡地對妻子說:
“瞧,那個瘋子就是殘害你宋麗姐的家夥!”
“啊!”秦芳張口結舌,驚得說不出話來。
於麓生又問張聲鬆:“那個許副書記呢?我幾次來都忘了打問他了!也一直沒見到他!”
“啊,他呀!”張聲鬆回答,“那年因為張聲亮的罪惡他沒能逃過罪責,張聲亮一一揭發了他的慫恿包庇加上他種種其他的劣跡,不是被撤職開除了黨籍嗎?後來在農技站工作,算是留下了幹籍,後來也就神氣不起來了。實際上他原來那妻子離婚沒有離家,他父母又逼著他與原來的堂客複了婚。他原來那堂客是個老實忠厚人,又勤勞又孝順,對公公婆婆特好,當時雖然離了婚,他父母一直把她當女兒看的。老許那家夥身體好,早退休了,住在梅山鎮上。兒子在鎮上開了家飯店,家裏很不錯的。現在對人熱情得很,我還多次被他邀去家裏喝過酒呢!講起在雲坊那段時間,他也十分自責。唉,時間與生活,真還是改造著人呢!”
“是啊!真正是的!”於麓生非常感慨。
張聲鬆父母已經故去,他隻有一個兒子,在鎮上一家賓館當經理。總是忙得很,難得回家。張聲鬆老婆仍然那樣賢惠,也不顯得老。今天是迎接貴客,何況是丈夫幾十年的老朋友!她也曾和丈夫多次去過於麓生家,與秦芳已是十分熟悉了。他們一進門,桌上已擺滿了十大碗,正冒著熱氣呢!秦芳拿出給他們家的一些禮品,說:
“嫂子,看把你累的!做這麼多菜,哪裏吃得完?想讓我們帶回c市去呀?”
“大妹子,真還給你準備了些山裏的綠色蔬菜,瞧,山裏蘑菇,山裏酸菜,山裏筍子幹,野味蠟肉,棕葉粑粑,茶葉糯米……嘿,都是你喜歡吃的!”張聲鬆老婆喜滋滋地拿出來,炫耀般地說,“曉得你們城裏人吃多了魚肉,喜歡山裏的野菜,我才準備了一些!”
“弄這麼多,隻怕我們的車子都盛不下哪!”秦芳確實喜歡這些山裏吃食,喜不自勝,連連驚呼,“嫂子,以後我們每年都要來住上個把月,盡來吃你的!”
“那就太好了!”張聲鬆老婆本來細小的眼睛就笑成了一條線,“山裏野菜多的是,隻要你不嫌棄,老姐姐我天天給你換花樣,保證你不發胖又有營養!”
四個人坐好一邊吃喝,一邊聊天,秦芳竟然感到象回到了桃花江邊自己的家裏一樣快活。張聲鬆對兩夫婦說:
“兩位教授,你們真還可以考慮,到暑假了可以來這裏過。你看,我這房子地勢高,十分安靜,你們可以一邊休閑,一邊做做學問。這裏夏天涼快,天然空調,比起你那c市火爐子,強到哪裏去了!”
於麓生就征詢般地對秦芳說:“芳子!你看怎麼樣?聲鬆這個提議值得考慮,我是舉雙手讚成!我看你也會願意,又不要做飯,吃嫂子現成的好飯好菜,何樂而不為?而且,我們還可以常常去看看宋麗,她也就不寂寞了!”
秦芳就笑了:“嫂子你看,他於麓生和我結了婚,還是時時不忘宋麗姐呢!好吧,我也舉雙手讚成!我也好好來這裏上山下鄉,向宋麗姐學習學習,看能不能在於麓生心裏占得一個角落。”
她一說完,幾個人就笑起來。於麓生就說:“聲鬆,嫂子。你們瞧秦芳她吃醋了!你怎麼忘了,宋麗的丈夫叫於路生,是我哥呢,他早死了!”
“對不起,麓生,於老師!我又惹你傷心了。真的對不起,對不起!”秦芳用日語咕嚕了幾句,於麓生就笑笑,說:“開個玩笑,別介意!”他們的日語對話主人自然聽不懂,張聲鬆忙說:
“別說那些不愉快的事了!我們喝酒,吃菜!麓生,不許胡說八道了!呆會我們陪小秦到附近遊一遊,看看我們這裏風景。”
吃過飯,張聲鬆就邀於麓生夫婦出門,站在門口的高坡上,昔日破敗的村莊已蕩然無存,沿河兩岸,不僅修起了一條直通聚龍山裏的寬敞馬路,而且建起了幾十棟漂亮的房屋,連成了兩條十字形的街道,儼然是一個小小集鎮了。
張聲鬆是這個村裏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率先在河邊建起一棟三層樓房,辦起了旅遊飯店,隨著大梅山旅遊業的迅速開發,村裏人向支書學習,接二連三修起了各種規格的樓房,高低錯落連成一起,就有了現在的規模。張聲鬆後來又在山邊修建了這座別具一格的鄉間別墅式的兩層小樓。小村變成了大梅山旅遊管理分處以後,他的精力全放在這個分處的管理上了,飯店就交給兒媳做去了,兩口子平時就住在這棟小別墅式的漂亮房子裏。
現在,雲坊村已是樓房毗連,綠樹蔭蔽,四麵那些懸崖峭壁瀑布流泉,已成了遠方城市人們休閑的勝地了。何況要上大梅山腰山頂,這裏是必經之地又是下山休憩之所,所以說,這個地方,因其別具一格而令人留連了!
正準備沿路到聚龍山腳下看看,於麓生的電話響了,是高文湘的聲音:
“麓生,你現在在哪裏?怎麼到處都沒看見你?宋美說你還沒到,你還在路上嗎?在哪裏耽擱了?我已經提前到梅山鎮了!”
“我們在雲坊呢!”於麓生十分高興,“你老兄終於熬不住了?提前到達,好啊!你對宋美說,讓她抽出點時間來陪陪我們幾個從省裏來的‘領導’吧,下午我們幾個去遊一遊山!節會期間人太多,不自在啊!我還是那次勘察以後再沒去過,現在有路有車,走馬觀花跑車觀崖也好啊!你叫她一定要陪你來!還有些誰來了?李世家羅蠻子他們?叫他們一道來,我們來個集體遊山吧,先睹為快呀!我們等著,快點!我們在聲鬆家等著!好,盡量快點,晚上再到梅山賓館吧,宋美該給我們安排了房間吧?好的,宋美如果要推脫,讓她給我打電話!”
不一會,三輛小車就開到了張聲鬆的屋前,從車裏走出了高文湘,宋美,肖向前以及李世家羅湘蓮和他們的家人,大家相會,十分興奮。在張聲鬆家喝了茶,考慮到時間緊張,宋美就提議開車上山,邊走著,遇景點就停下邊看,大家都同意這個意見,於是四輛小車就相跟著離開雲坊,首先向聚龍山出發了。
肖向前沒有車,就坐在李世家車上。宋美沒叫司機同來,坐在高文湘車上,高文湘是自己開車來梅山的,沒帶司機。 張聲鬆一定要陪著去,就坐在於麓生車上了。他們一直開到聚龍山腳下的桐子坡,於麓生的車走最前麵,停下了,於是幾輛車都停下來了。
這是一個令他們難以忘懷的地方!就在這地方,這幾個老知青站立良久,大家卻沒有說話,一個個都在回憶慨歎當年在這個地方的艱苦勞動吧?那場由公社許副書記發動的所謂坡土改水梯田的農業學大寨運動,似乎記憶猶新,但回想起來卻令他們不寒而栗!那些風霜雨雪,那些流血流汗,那些鬥爭場麵,仿佛仍在目前,又幸喜遠如隔夢!現在,這裏沒有了土坡。隻有特意留存下來的樹木,30年過去,這裏已成了一個林場,栽種了很多經濟樹木,一片鬱鬱蔥蔥。張聲鬆介紹說,為了保持水土,大梅山裏的大部分土坡已很少有人種紅薯了,在鎮政府的統一規劃下,大部分已退耕還林,所以大家看到的才是一片蔥綠。想起當年的一切,是值得還是不值得呢?似乎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隻有秦芳和李世國李世家兄弟的孩子們不了解他們的心情,看到這麼蔥綠的林木,仰看對麵高山上險峻的懸崖峭壁,以及從峭壁上傾瀉而下的瀑布淩空拋珠濺玉,他們驚奇得大聲呼叫起來:“太美了!太美了!真是太神奇了!”
於麓生就說:“秦芳啊,小李世國小李世家們啊,這是大梅山景區的第一大景觀,我們把這取名為‘雲空飛瀑’。不過這裏能算什麼?!最美最神奇的景觀還在山上哪!隻怕會讓你們留連忘返呢!”
在桐子坡上方幾裏處,真還修起了一座欄水大壩,與當年許副書記想要修的攔水土壩完全不是一回事了。這座用現代技術和鋼筋水泥築起的大壩就不完全是為了灌溉用的,而是利用落差建設的一座水電站,整個梅山地區的用電全靠這裏了!而壩裏形成的狹長湖泊,碧水蕩漾,倒影著兩邊的懸崖峭壁,別是一番風味,不僅深邃碧藍,而且秀美壯麗兼而有之。沿山間小湖兩岸,修起了很多棟情侶小屋,一色白壁紅頂,十分惹人駐足,湖裏還有好些供人遊玩的小小遊船。簡直是個人間仙境!
秦芳和李家的幾個孩子一定要去坐遊船繞湖一轉,高文湘宋美於麓生幾個就隻好在湖邊的一處茶樓上休息一會,喝點梅山雲霧茶,也可坐覽高崖夾峙下的湖光樹色。
張聲鬆向高文湘李世家羅湘蓮介紹說:“這個地方當時勘察的時候,教授專家們認為山溪水落差甚大,兩邊山勢陡峭狹仄,可蓄水為湖,正好修一個水電站,可供整個梅山地區的電力供給,不過工程很艱難,那可不是當年許副書記想要做的土壩了!那樣的土壩是經不住山洪暴雨的,必得大量鋼筋水泥,現代設計現代化施工,那就不是一筆小小的資金了,好在市委市政府支持!宋市長親自過問全力指揮,才既有灌溉又有電裏又有了個人造湖泊景觀了!”
宋美接下話頭對大家說:“市委市政府五年前決定開辟大梅山森林生態旅遊公園的時候,首先擔憂的就是整個景區的電力問題。麓生帶著專家組來支持協助我們時,一位水利專家看中了這裏,提議建一座水電站,市裏在資金上全力支持了,還靠雲坊,田心,守合幾個村的村民全力投入,才迅速修起了。真是一舉三得,既能灌溉有了電,又增添了一個湖光山色的美景,我們把這裏列為第二大景觀,名為‘湖擁山色’。一個開發商又瞄準了這裏,我們就承包給他,開展了遊船情侶小屋這些遊樂項目。”
高文湘就讚歎著:“真是好!麓生,你是大梅山景區開發的首位功臣哪!”
“那還得靠你高主任從省裏尋到的支持哪!”於麓生這時謙虛起來,“離了我們宋市長的全力以赴指揮,那就難以發展得這麼快了;沒有李世家李大老板投入的百萬資金修築了這條通聚龍山下的路,恐怕材料都運不進來,世家,李大老板!你該記頭功,你出的是自己的血汗錢哪!”
李世家腆著將軍肚笑笑:“沒想到我們這些當年萎萎瑣瑣的知青麻子還有這麼大的能耐和氣魄!能為這裏的鄉親出點力,我們也算幸運吧!前世修來的吧,讓我們在這裏拋擲青春,也拋下了感情!”
“是啊,是啊!”高文湘更加感慨,“我們這些人其實也不枉在這裏拋擲了許多許多!”
於麓生對高文湘說:“五年前那次聚會後,我和宋美陪著專家組考察勘探的時候,可惜你事務繁忙,沒能和我們一道上山披荊斬棘,那才叫野趣,那才叫令人驚歎呢!因為我們來這裏那麼多年,一直沒有進過大梅山深處與高處,呆會你們看看啦,最好的景色在高山深處!”
五年前,即新千年的清明前在本市工業園裏,宋美和高文湘於麓生湘會之後,於麓生在清明節時與宋美父女來給宋麗掃墓時,在鎮上偶然提及可以利用大梅山的森林生態旅遊資源。回到市政府,宋美越想越興奮,就迅即向市委書記市長彙報了。沒承想書記和市長十分感興趣,馬上把這個提議進入重要議事日程。首先書記專門召開市委常委和市長副市長全體的聯席會議,商議了一整天。大家都是去過大梅山的,對這裏的山石流水森林生態本就十分熟悉,也曾經令他們驚歎過的。會議取得了驚人的一致,並且迅速作出了傾全市之力迅速立項開發,就定名為“大梅山森林生態旅遊公園”。為了便於統一指揮,會上作出決定,將原本管工業的副市長宋美抽出來,以全部精力和時間指揮大梅山的旅遊開發,這正是考慮到宋美曾長期上山下鄉在這裏,而且家也要安在這裏,特別是做過市裏駐省辦事處的主任,與各方麵包括與曾經上山下鄉的知青們廣有聯係,一致認為此事非宋美市長全力辦理不可!會議作出了許多實質性的決定,要求全市各個部門無條件支持這一景區的開發,無論才力人力還是輿論宣傳上,都要支持以宋美為總指揮的大梅山旅遊景區開發指揮部的工作,因為大家都看到了旅遊業的方興未艾,看到了旅遊業所帶來的淮源知名度和市裏發展急需的財源,看到了旅遊業所推進的商務機會就業機會!於是責成宋美迅速行動,首先帶一個精幹的班子,與省市聯係,與原來那些上山下鄉的知情們聯係,當務之急是迅速邀請一些相關教授專家進行實地考察勘察,先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開發方案出來,一俟第二次聯席會議批準,馬上付諸實行!
那次會議之後,宋美的心情一直處於亢奮之中。一是覺得市裏對自己的信任,二是躍躍欲試的開發心緒,三是感到肩上的擔子十分沉重,四是一種要迅速在任期之內辦好一件大事的興奮心情。這些就主宰了她接連五年的日以繼夜的工作。至於當時,丈夫張誌強要在雲坊建房子的事,她隻請了一個做建築設計的知青朋友設計了一個建一漂亮三層小樓的圖紙,請了一個幾人的有資質的小建築隊,給了張誌強一些錢,讓他自己去操作了,她則連節假日都用在旅遊公園的開發上了。
宋美首先組建指揮部班子的時候,除了向幾個單位抽調了一些辦事能力強的人之外,就充分利用了梅山鎮政府的人力加上從雲坊抽調了張聲鬆並且想方設法把他招為幹部,負責指揮開通聚龍山的路道修建。對張聲鬆的能力和精力,她一直是十分讚賞的。班子草草搭建以後,她即刻趕到省裏找高文湘和於麓生,可惜當時高文湘去中央黨校學習去了,但於麓生十分熱心,那時正是暑假,由於麓生出麵,以淮源市政府的名義,邀請了幾所大學的相關教授和專家組成了一個專家考察組,其中有師範大學的國土資源學院的朱教授,生命科學學院的動植物學家鄧教授,中南大學地質學院的王教授,旅遊學院的李博士,還有省水電廳的徐副總工程師。他們又都是中年人,年富力強,開拓開發意識都十分前衛的專家。
當時於麓生說:“宋美,你放心!有了這幾個內行專家,一定能拿出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和方案的!至於高文湘,他學習也快結束了,回來隻怕又要升官了!我會向他說的,隻要他爭取省市重視,資金支持,招些商家來,這個項目就不成問題!秋天我們要組織一次知青們的聚會哪,讓大家都來出點力。你還不曉得吧,李世家如今發了,得讓他為梅山為雲坊出點血,那是他‘丈人佬’的村子呢!象李世家這樣的角色,我們知青中還有的是!我們得開發這部分力量!”
別提當時宋美的心情是多麼亢奮了!她立即組織車子把幾個專家教授接到淮源,市委書記市長親自宴請之後,就由宋美於麓生陪同勘察。宋美又拉上鎮裏的張鎮長,由張聲鬆帶領,沿雲坊直上聚龍山進大梅山深處,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考察勘察。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是嚇一跳!沒想到這人煙稀少的大梅山腹地,竟有那麼豐富的森林,千奇百怪的石崖峭壁,千姿百態的瀑布流泉,各種珍稀動植物品種和具有悠遠曆史文化淵源的諸多古刹道觀!尤其是大梅山特有的掩映於綠樹叢中的各種各樣的巨大圓石和活躍於樹林間的可愛異常的猴群,簡直可以和聞名世界的湘西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相媲美!
當時,那一行人披荊斬棘順聚龍山往上。山漸行漸高漸行漸險。幸好早年間求神拜佛者修有一條麻石子小道,雖然多年人跡罕至,兩邊雜草雜樹叢生,倒還可邊砍伐邊辨認。於是,一行人在張聲鬆帶領下,爬高就低,攀緣石崖樹木,深入溝豁穀地,進入搖搖欲墜的古刹道觀,直達最高處的星雲崖。真是名不虛傳,在那峭崖上,竟然飛雲飄霧。似乎伸手就可以掬住雲霧,舉手就可以摘到星星。更為奇特的是崖頂上竟是一片綠草茵茵的平地,中間卻有一個圓形的泥水池塘,張聲鬆說孩提時與父親來過一次絕頂,在這泥水塘裏還抓到很多泥鰍呢!地質專家分析,很可能這裏古代曾有過火山爆發,這口泥水塘是留下來的死火山口,這又更令大家驚歎。崖邊還有一座古廟,不過那時已經破敗不堪了!這一次考察勘察,令一行人歎為觀止興奮不已!大家說,武陵源也好,南嶽也好,其自然景觀雖然聞名於世,是因為被早早利用了,開發了,有了她們自己的特色。而大梅山又有其獨有的特點,隻是長期養在深閨人未識罷了!
回到梅山鎮,宋美於麓生和專家組一起把一路掌握的記錄攝影攝像資料進行了詳細分析研究,製訂了一個十分詳細的開發方案。
這一方案因其周密,因其節省,很快就被市委市政府頭頭們的聯席會議批準了。這年秋天開始,首先要做的就是修建從梅山鎮裏直通聚龍山下的公路,接著就是修建由省水電廳專家設計的大壩及水電站,第三步就是修起直通大梅山頂星雲崖的盤山公路,第四步則是修複那些古刹和道觀。
五年的時間不算長,大梅山森林生態旅遊公園就初具規模了!以至2005年的這個秋天,市裏又策劃了第一次大梅山公園組建慶典暨大梅山金秋旅遊節。
這將是世人對大梅山景區的進一步認識了!
公路從湖邊沿山勢向上,就逶迤上山了。
一路上,簡直令初次到大梅山的人驚歎不已,一個又一個奇特的森林景觀,一處又一處懸空瀑布,一叢又一叢山花野樹,一架又一架壁立峭崖,一團又一團大梅山特有的圓石,千奇百怪,千姿百態,令他們一行應接不暇,眼花繚亂,而且每一個景點都取了恰切美雅的名稱,使人浮想聯翩。什麼“玉橋噴雪”,“洞天飛瀑”,“瓊台瀉玉”,“雲錦花溪”,“春泉秋韻”,什麼“補天遺石”,“木石良緣”,“龍須鳳尾”,“洋潭花井”,“將軍點兵”,“花海錦帳”……真是不一而足,隻覺得處處新奇,處處鮮明,又不能一一記得住景點的名目。一路上去,他們不斷遇到遊人,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大隊人馬,而多數是情侶相擁,家人相簇。歌聲笑語,響遍山林。最為秦芳讚歎的是那些別處見不到的圓石,簡直就是一幅幅特有的圖畫!而李家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沿途不時鑽出來的猴子,也象峨眉山的猴子一樣,向遊人討要食物,他們逗引著那些靈敏的動物,一路笑跑著上山去!
可惜時間太短,隻能走車觀景,匆匆而過。大家都說不過癮,相約旅遊節期間還要再來仔細賞玩。
最後,車子開上了星雲崖。到此絕頂,眺望四周,十分空曠,在秋天的豔陽映照下,千山競秀,萬豁爭榮。山山嶺嶺懸崖峭壁間,雲霧繚繞,樹木呈現繽紛的色彩。遠遠地可以看到梅山鎮等地,匍匐在高山腳下。三河如同彩線,纏繞山巒,真正叫人心曠神怡。見到這些景色,使人有一種催人奮發的感覺。
沿山就豁的一些寺廟和道觀,基本上都已修複。和尚,尼姑,道士,已經做起了法事。而星雲崖旁的古寺,據說有超千年的曆史了,更是香火繚繞。羅湘蓮每到一處寺廟或道觀,都要進去燒香拜一拜的,她定是在懷念著逝去的李世國,大家也就跟著進去燒上一柱香,以紀念死去的朋友!
他們在山上逗留到太陽西下了,才趁著金色的餘光,開車下山。張聲鬆已經打電話在他兒媳的店子裏準備了豐盛的晚餐,於是大家決定在雲坊吃過晚飯,再回梅山鎮上去,晚上宋美還要開一個接待各方貴賓的準備會呢!
回到張聲鬆的酒店時已經入暮。夜幕降臨,過去燈火蕭然的雲坊如今燈光燦爛。酒店,飯鋪,旅社,構成了好些層次的住宿地。
張聲鬆介紹說,街道上除了這些住宿地方之外,還有歌廳,舞廳,錄象廳,電影放映處,儼然是一個繁華的小小城鎮了!“十”街道的中間,有一個不小的廣場,在廣場北麵,還有一處戲台,不僅常常邀請市裏的專業劇團來此為住宿遊客演出,而且本村還自組了一個業餘劇團,演出地方小戲和客家歌舞,為遊客助興。
張聲鬆不無驕傲地炫耀說:“如果各位有雅興,我叫本村的演員們稍作準備,吃過飯大家看看我們的節目如何?”
宋美說:“過一兩天再專程來雲坊住一夜如何?今晚我還要開個重要的會呢!待旅遊節過後,我們幾個雲坊的知青來這裏再重溫一次當年的生活吧!那時再來看看你們的節目?這些節目我是看過的了,隻是招待一下你們吧!世家,那些孩子不錯,演唱做派不比你差哪!”
李世家笑著:“那一定要飽飽眼福!今天就聽宋美的,先飽口福吧!”
於是,大家簇擁著走進張聲鬆的酒店,他的房子就在“十”字的南則,正對麵就是張誌強那年建的與這間酒店式樣相同的房子,不過惟有這棟房子黑燈瞎火,大門緊閉!當初建房的時候,宋美就考慮到了雲坊現在的發展規模,與張聲鬆一道,請考察的專家做了個大致的規劃,兩家幾乎是同時建房的,然後各家各戶挨著這兩棟別致的房子,幾年裏就建起了這座袖珍的小鎮。當宋美陪著大家走進張聲鬆最初建的這座精致的小樓時,禁不住回頭往北瞥了一眼那曾經屬於或者說現在也實際屬於她的黑燈瞎火小樓時,心裏不覺湧起種種悲滄,關於張誌強,關於自己與張誌強之間的點點滴滴,又如過電影一般一下子湧上心來!她迅速一甩頭發,回過身來,以誰都難以察覺的神態笑眯眯地走進張聲鬆的店子,幾個人由張聲鬆指引,到了樓上裝飾得文雅漂亮的雅座,一桌豐盛的酒菜飯食已擺放停當了。
張聲鬆隻有一個兒子,盡管他們夫婦特想有個孫女,但兒媳生了一個之後,堅持計劃生育,也為了發家致富,就沒有再生了。婆婆盡心帶著還沒讀書的孫子住在坡上的家裏。兒媳二十多歲,漂亮賢惠又能幹大方,見公公的朋友領導們進屋,笑得燦爛,十分真誠熱烈地和大家一一打招呼,對在這裏生活過的知青們她雖然過去不認識,但聽公婆說得多了,似乎都是老熟人了,她特意做了一桌隻有本地才有的各種葷素菜肴,配上本地特產的“梅山泉”酒,還加上李世家特別交代要的本地南瓜甜酒,市裏運來的牛奶和本地產的山果飲料,琳琅滿目一桌子,叫人目不暇接又饞涎欲滴。
一邊吃著喝著,李世國羅湘蓮的女兒就說:“媽,伯伯叔叔們哪!這地方多好啊!你們當年簡直就是下放在世外桃源呢!我爸還說在這裏如何如何苦,真是的!你們怎麼回事啊?!”
李世家的兒子也馬上接腔:“我爸我媽也常常說這裏如何山高田瘦,飯都沒得吃的,隻有外公外婆總想念這裏,我就曉得爸媽為了教育我們吃苦,盡說些假話,隻有外公外婆才講真話!今天喝這種南瓜甜酒,外公就說過多少次,今晚算是開了眼了,原來是這麼好的地方這麼好的酒!你們那輩人隻怕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兩個不知世事艱難的小青年說得幾個人哭笑不得,羅湘蓮就對他們說:“你們才叫身在福中不知福呢!真該讓你們來喝喝西北風啃啃冷紅薯餓餓壯肚皮!”
秦芳到底大些年紀,說道:“我們湖區那時侯也盡做些空事,老是圍湖造田,一到漲洪水了,又把造的田淹了,農民苦啊!我那時雖然年紀不大,父母輩的苦楚我小小年紀印象太深了,所以我就發奮讀書!”
“怪不得你讀得那麼好!”高文湘喝了不少酒,心裏有些高興,就逗趣她,“如今與一個書蟲住一屋,還會讀得更好!兩個書蟲整天睡在書裏,感覺一定不同常人啊!”
大家都笑起來。李世家對兒子和侄女說:“我常常怎麼對你們說的來著?要你們倆好好向於叔叔學習,好好讀書哪!你們就是愛玩!”
“爸,我和姐姐商量了,我們倆來這裏開家酒店!”李世家的兒子雄心勃勃,“我們一定能賽過所有的酒店!可惜這裏沒有了地皮!”
“又吹牛了吧!”李世家其實是很讚賞兒子的打算的,“好羅,你敢開,我就願意投資,可不許賠本!地皮的事,瞧,你宋姨張叔在這裏,問他們要!”
宋美連忙說:“沒問題!我們正在招商引資。聲鬆,你就劃一塊地皮給世家,東頭靠黃泥衝那邊不是還有一個大山坡嗎?不是正好建個象樣的高檔一點的酒店嗎?”
張聲鬆緊接著說:“那個坡正在招商出讓呢!世家,如果你兒子和世國的女兒要,我們優先而且優惠,也按本地農戶的價錢給你們,你,你哥還有他羅姨,三個本就是我們雲坊人哪!”
“那就太好了!”兩個孩子幾乎同時跳起來鼓掌雀躍,“謝謝宋姨!謝謝張叔!”
李世家就認真地說:“還是不要優惠,我按市價給錢!我曉得你們開發需要錢,還恨不得我再掏一百萬出來呢!”
大家又笑。高文湘就說:“世家,你賺了錢,要多積點德,多為國家為鄉親們做點事啊!我倒有個提議:你不妨再拿出點錢來,在這裏重新建一所象樣的學校,那學校的名字署上世國的名字,也算紀念紀念他!”
“這倒是個好建議!”李世家馬上讚成,轉過來問羅湘蓮,“嫂子,你說行嗎?你是財務總監,要你拿出錢來啊!”
羅湘蓮的雙眼已經滲出淚水了:“我還有什麼說的?世國在天之靈也會要笑的!隻是兩個孩子是突發奇想,需要慎重考慮,至少開始辦就要弟嫂玉鳳你來這裏掌本,不然毛頭孩子弄不好事情!”
她女兒就有些不依不饒了:“媽,叔叔這麼開通,就你前怕龍後怕虎的!我和弟弟都是大人了!嬸嬸是本地人,她老人家能回來掌本,我們還有什麼怕的?”
一直默默不語聽著他們說話的李玉鳳,我們大家早已熟悉的原李隊長的女兒這時說話了:“嫂子,你放心!孩子也大了,是該他們自己闖一闖了!既然他們有這份誌氣,我看就這樣,支持他們!我先來掌本。酒店開在那裏也合適,不過得給取個響亮的名字!”
李世家的幽默勁又來了:“叫‘丈人佬’酒點!”
老知青們都開懷大笑起來,把幾個年輕人弄得糊裏糊塗,羅湘蓮女兒就叫喊著:“什麼呀!這麼個古怪名字,又俗氣又弄不懂,要不得,要不得!”
高文湘認真地琢磨了一陣,說道:“我看叫‘昌明酒店’,世家,李昌明是你‘丈人佬’的名姓,‘昌明’二字,既響亮又有意義又有商機,也表達了我們大家對那樣好的老隊長的紀念!”然後對李世家的兒子說:“你不曉得吧?客家話裏,‘丈人佬’就是嶽父,用你外公的名字最好!你們這些知青的崽子,也要了解記住我們那些艱難的日子才好!”
大家都覺得這個名字最好不過,李世家就對宋美和張聲鬆說:“這倆事就算達成投資意向了!‘昌明酒店’‘世國學校’,就這麼定了!‘昌明酒店’我們全額投資,包括購買土地,‘世國學校’我們投資建立,但土地要請你們出,行吧?”
張聲鬆說:“這些年各家各戶都一心建自己的房子,村上學校還是老樣,也實在不協調,拆了那個,在原地上重建如何?”
於麓生說:“好!學校建在那個葫蘆口上適合。世國,李隊長都有了紀念地了。我是又想到宋麗了,得為宋麗留個紀念!”
秦芳就說:“老師,我們為這裏建個小小醫院怎麼樣?就叫‘宋麗醫院’或者‘麗麗醫院’行不行?”
“好啊!秦芳,你的想法確實好,這裏正缺的就是醫院。可是,我們倆哪來的那麼多錢?教書匠比得上財大氣粗的李大老板?”
高文湘馬上說:“我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湊一點。宋美,你出一點,總有點積蓄吧?”
宋美雙眼含淚,說:“我首先謝謝麓生夫婦,謝謝你,文湘!我傾我所有吧!我父親還健在,他會出些錢的,他曉得一定擋他不住的,也不能不告訴他,宋麗的孩子宋憶去美國留學讀博士一邊也工作了,估計可以拿出些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