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才下舌尖,又上筆端
──“中國好舌頭”的三十二舌象
沈宏非
古往今來,不乏以會說話、能說話以及多說話而青史留名者,然而,能像華少這樣以說話快而名動中國者,則堪稱今古奇觀。
跑得快,用腿;說得快,用舌,滿嘴跑舌頭。此二者,都是超能力。當然,與加拿大人西恩?沙儂在1995年創下的吉尼斯記錄──僅用時23.8秒就背完了《哈姆雷特》中“生存還是死亡”1214字的大段獨白相比,華少在47秒內狂噴350字、平均每秒7.44字而且報了至少4條廣告以及6個網站的語速,顯然還不能稱全球最快。不過,就電視觀眾的收聽能力而言,華少的語速也已逼近了極限。
當然,華少一旦脫離熒屏,語速還是與常人無異。在小區門口的便利店,他要是用每秒7.44字的語速去買一罐涼茶,店家大概會立馬抄起電話撥打110或120。
我雖然常常陪他在節目上聊天,一起吃個飯,但是還沒有機會對這條“中國好舌頭”做近距離的觀測。傳統中醫看病,無論是誰,隻要能說話的,都要先看看舌頭,即“望聞問切”的第一項──舌診。此皆因中醫相信舌頭和人體髒腑之間存在某種密切的邏輯關係。觀舌體之色,紅、黃、白、黑、灰;查舌苔之質,厚、薄、幹、滑、膩、粘,凡“三十二象”,可知髒腑之寒熱虛實,可測病情之深淺輕重。雖然“三十二象”並不包括舌之伸縮速度和彈跳頻率,不過根據“舌診”的基本理論,我相信舌之快,其源在心。也就是說,我認為對於一條舌頭來說,跑得快隻是一個物理的表象,它的背後、或者說它的第一推動力,可能是來自於內心深處的一係列更為複雜的化學反應。
舌之快,心之火。舌頭的動力,就來自於心火——內燃機。華少心火旺,我相信是因為他憋了一肚子的話。能憋下那麼多的話,是因為他日常的所見所聞讓他難以控製地產生了起碼在數量上有異於常人的所念和所想。他比別人有更多的想法要表達,同時他也擁有比別人更多的說話機會和更大的舞台,可是,在那些舞台上,他能說出來給大家聽的,大多數又不是憋在他心裏的那些話──那些必須經過緩慢思考和反芻才能說出來的話。
此外,與其他成功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一樣,華少在進入電視界之前,有過長期的電台主持人經曆,而電台對“停頓六秒即屬播出事故”的嚴格規定,也在他的“心率”和語速之間形成了外人難以想象的壓力。於是就上火,各種上火。如果要給這種抽象的情狀配上畫麵和聲音,最佳之選,就是華少在主持《爽食行天下》時麵對鏡頭發表他對各種不同食物的感受,彼時,縱有千言萬語,一概都被他極其深沉、極其煞有介事地濃縮為兩個字:“極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