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博主都@了孟凡。
孟凡也分別進行了轉發,並呼籲保護海洋和海洋生物。
接下來,孟凡好似突然回到了成名之前,成了一個圍脖狂魔,一個小時內連續發了二十幾條圍脖,內容大部分都是他近段時間在海邊遊玩、海底潛水拍到的照片和視頻,分享海洋與海洋生物的美好,再最後又單獨發了一條呼籲海洋和海洋生物保護的圍脖,並求轉發。
這一來二去,關於海洋保護的話題也就上了熱搜。
這個倒真不是孟凡要借助環保話題來轉移他騎鯨的事兒,而是真心覺得這次海洋生物救援的事情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宣傳海洋保護的機會。
以前,說實話他也是不怎麼關注海洋保護的,畢竟接觸海洋和海洋生物的機會也不多,這些天開始潛水之後是真真被海底景觀給驚著了,他是打心底喜歡海洋和海洋生物。也多少了解了一下現在全球適合潛水的地方,如果以人類活動範圍來說的話確實是不多了,也是由此開始了對海洋環保的關注。
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話,向來也不是一句空話,特別是在你舉手之勞能夠達成很多人一起努力了很久都無法達到的效果的時候,又何樂不為呢。影響力這種東西,有時候就該用到一些與自己看似無關但值得的事情上去。
孟凡是不知道這次這樣的呼籲能帶動多少人在環保上有所行動的,但覺得起碼能多少有點這方麵的意識吧,意識還是很重要的。說句俗點的話,讓你去做對環保有益的事情可能有點難,但不對或者少做對環保有害的事情總是簡單些的吧,有些人呢說實話是真心不知道什麼樣的事情是對環保有害的而無意識的去做了,有了意識之後呢多少能留意一點,這個說回來也總是對環保有益的。
南海騎鯨一事並沒有打亂孟凡和吳桐接下來的度假安排,還是繼續在此潛水遊玩,有一些不同的話也就是孟凡圍脖發的多了一些,還有一些vlog,都是跟潛水啊海洋生物啊有關的,偶爾也撒撒狗糧,日子還是繼續快活著。
大概在這邊待到了四月下旬,前後算下來也有近半個月的時間了,比他們原先預計的時間長了很多。
離開瓊島,兩人去了獅子城,孟采卉還在這邊上學,吳桐也有一個弟弟在這裏讀書——正追孟采卉呢——加上也是巧了,梁晴女士呢正好在這邊有一個畫展,如此一來在這邊又是待了好些天。
再然後,兩人直接就從這飛去馬代,玩了幾天沒覺得特別有意思也就回杭城了。
其實算下來時間也差不多了,此時已經接近五月中旬,孟凡不得不趕回去了,接下來就是要進入亞運周期了,雖說比賽規格和強度對孟凡來說都不算什麼,但意義卻不比奧運和其他世界級比賽,畢竟這是在自己家門口的比賽,他作為浙省隊運動員是非常重視的,而且,他已經收到確切通知要當開幕式的火炬手,大概率還會是最後一棒點燃聖火盆的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