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詒徵為中國近現代史學的開創者,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國史壇,與在北方任教的史家陳垣、陳寅恪並稱“南柳北陳”,蜚聲海內外。其著述極豐,其中以《曆代史略》、《中國文化史》、《國史要義》三書最為重要,學術貢獻非同一般。
1942年柳先生長途跋涉至重慶後,為中央大學研究生講授中國史學原理。這部講稿,分為史原、史權、史統、史聯、史德、史識、史義、史例、史術、史化十篇,彙成《國史要義》一書。1948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本書的性質決非一般意義上的“史學史”或“史學通論”。透過史學要義的詮釋,歸宗於中國人本主義的弘揚,是為本書的主旨。書中曆溯兩千年史書源流,遍收諸子百家名論,既有史學起源、演進方麵史跡的梳理,也不乏經史義理與史書編纂的精彩點評。通過對大量引證史料的解析、闡發,全麵、深入地把握了中國傳統史學的基本特征,對中國史學的起源、史書編纂、史家修養、史學功能以及曆史研究法,提出了許多有啟發性的獨到見解,堪稱是一部“命世之奇作”。
此次重新出版,以1948年中華書局初版為底本,在編校中遵循古籍整理通行原則,主要對標點符號按現行通則處理,其他除進行必要的錯漏訂正之外,都盡量保存曆史文獻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