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下一個輪到他們了(2 / 2)

這不,前兩就有人上了折子,夏大言在福建擔任巡撫已經五載,素有政績,可以將其調往京城任職。”

“皇爺,這是有人犯了紅眼病,想讓夏大言挪窩呢。”魏忠賢在一旁冷笑道。

“是啊,正所謂下熙熙皆為利來下攘攘皆為利往,福建如今每年都有上千萬兩銀子進賬,隻要坐在巡撫這個位子上,每年光是進項就不知道有多少,夏大言已經在福建呆了那麼多年,不知道撈了多少,現在也該換個人了。

可他們也不想想,夏大言如今每年能為朝廷上繳八百多萬兩銀子,而且這個數目還在不斷增加,若是貿然換了個人過去,恐怕用不了幾年,福建海關賦稅就會淪為昔日的茶稅一樣了。”

魏忠賢深以為然,在大明在洪武和永樂年間,大明每年上繳的茶稅從來就沒有低於一百萬兩銀子的,但到了明朝後期後卻變得越來越少。到了啟五年,浙江的茶葉稅收隻有區區16兩,雲南是17兩,據還是用幾乎貶值成為廢紙的大明寶鈔來繳納的。

這簡直就是在打朱由校這個皇帝的臉啊,要不是現在還不是時候,朱由校幾乎想把這些地方的官場清洗一遍了。

如今的福建是撐起了大明帝國賦稅的半壁江山毫不為過,朱由校決不允許任何人破壞掉福建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海關。

魏忠賢又從袖子裏掏出了一份折子舉過頭頂:“皇爺,內閣今早還送來了一份折子,是戶部左侍郎蘭敏寫的。蘭敏在折子裏,既然福建海關已經證明了它的能力,那也應該在江浙、廣東一帶再開設海關,若是能夠成功,則大明從此國庫無憂亦。”

三德子趕緊接過折子恭恭敬敬的放在了龍案上,朱由校沒有看折子,而是不動聲色道:“這件事你怎麼看?”

魏忠賢不假思索道:“蘭敏這份折子乍一看挺有道理,但實際坐起來卻沒那麼簡單。任何事情都有個度,開海關固然能收到許多銀子,但也要看讓誰去辦,實話,對於江南那幫子官員,奴婢是不怎麼信得過的。”

朱由校點點頭:“嗯,忠賢你這話算是到零子上。之前江南那幫子人拚命的阻止朝廷解除海禁開設海關,不就是因為害怕朝廷搶了他們的生意嗎,如今眼看著福建的海關開設成功了,許多原本前往江浙的海船和商人都跑到福建去了,他們開始著急了,便想出了這個法子,想要重新將這個權利奪回去。

你看著吧,若是朕答應了他們的請求,用不了兩年,江浙乃是廣東的海關最終也會淪落稱為茶稅那樣,每年給朕個十幾兩銀子把朕給打發了。”

聽著朱由校話音裏掩飾不住的殺意,魏忠賢心裏暗自冷笑,這些江南的士紳官員一個個還用以往的眼光來看待皇爺,殊不知此時的皇爺早已今非昔比,十數萬百戰精兵的皇爺想要對付江南那幫子蠢貨實在是太簡單了。

更何況還有信國公這個猛人,等到信國公將陝西的流寇剿滅趕緊,下一個就輪到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