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奉命率領三萬新軍圍剿流寇,並在三個月前斬殺了流寇首領王嘉胤,流寇勢力因此大減,就在我等以為流寇不日就要剿滅時,流寇卻又擁立了一名叫做高迎祥的人為首領。
此人在流寇中頗有名望,在其統領下,原本已然要崩潰的流寇又開始死灰複燃。
高迎祥此人極為狡詐,從來不與官軍正麵交鋒,而是率領流寇四處流竄,為此盧象升不得不率領大軍在陝、晉兩地來回輾轉。
就在上個月,盧象升原本已經上報將高迎祥逼入了陝西境內,正打算一鼓作氣將其拿下。不料這股流寇不知何故流竄到了山西,號稱二十萬大軍,相繼攻克了寧鄉、石樓、稷山、聞喜、河澗諸州縣,並有向洛陽流竄的跡象,盧象升不得已上報朝廷,請求朝廷再行增兵。”
聽著孫承宗將戰況娓娓道來,楊峰濃眉緊,很是不悅的道:“盧象升自身就有三萬新軍,陝西、山西兩地官兵雖然糜爛日久,但怎麼也應該能拉出數萬可戰之兵,怎麼會讓流寇連克數城?現在居然讓他朝著洛陽而去,當地官兵都是飯桶嗎?”
孫承宗、朱國楨一臉的尷尬,就連韓爌也默然不語,曆史雖然因為楊峰的到來而轉了一個彎,但有些事情卻依舊按照原有的慣性而前進,譬如朝廷各地衛所和諸軍便是如此。
國內的衛所就不了,早已淪為一群農民,讓他們種地沒有問題,可讓他們打仗的話還是算了吧。當地的駐軍或許能強點,但也強得有限,指望這些人攔住那些餓得兩眼發綠的流寇那純粹是做夢。
這時,朱由校話了,“不管如何,洛陽絕不能有失。信國公,此次朕之所以將你從南陽召回,便是因為擔心流寇坐大,如今朕的擔心果真應驗了,現在朕想知道,信國公你需要多久才能召集起人馬前往陝晉兩地剿滅流寇?”
大老板發了話,楊峰就不能再象剛才那樣愛理不理了,他想了想回答道:“微臣麾下的江寧軍如今有三萬人遠征呂宋,這一部分兵馬是萬萬不能召回的,否則先前的努力便會付諸流水。
福建雖然尚有兩萬人馬,但遠水解不了近渴不,若是貿然將這部分召回,福建恐有不穩,某些人也會生出異心。”
“嗯,確實如此。”朱由校也點零頭。
一旁的孫承宗、朱國楨和韓爌三人對視了一眼,他們自然知道楊峰的“有些人”是誰,不過此刻他們卻隻能裝傻。但聽到楊峰麾下人馬大部分都不能調動時,他們的心裏也滿是失望。
如今的大明,雖然號稱有百萬大軍,但大部分都是早已蛻變成農民的衛所兵,能打的就那麼幾支。代表性的就是楊峰的江寧軍、盧象升的新軍、京營以及遼東軍。
京營和遼東軍是不能動的,畢竟一個要護衛皇帝一個要坐鎮遼東,楊峰的江寧軍又在福建和呂宋不能脫身,這下就有些麻煩了。
“不過嘛……”楊峰微微停頓了一下,又道:“本公在金陵還是還有一支留守兵馬可以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