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喃喃的了一句。
“朕若是沒記錯的話,豐州街離皇宮也不過半裏地吧?”
三德子顫聲道:“是……是的……”
“半裏地,他們來得可真快啊。”
皇太極輕歎了一聲,有些艱難的從懷裏掏出了一塊黝黑的令牌遞給了三德子,喘了口氣後道。
“三德子,你持這塊令牌告訴正黃旗統領胤申豐德,告訴他,朕哪裏也不去,就算是死也要死在這裏。再讓胤申豐德在皇宮裏堆放引火之物,若是實在抵抗不聊話,便……便放火將這裏燒了!”
“什麼……放火……”
三德子差點沒被嚇傻,這座皇宮可是曆經兩代帝王好幾年才修繕起來的,到現在還沒修繕完畢呢。
現在皇太極居然要把它燒了,難怪他要讓自己手持調兵令符去通知胤申豐德呢,這是生怕沒有令符證明,胤申豐德會把自己給宰了。
“噗通!”
三德子重重的跪了下來,淘淘大哭起來。
“陛下,這裏可是先帝和您一磚一瓦撿起來的,裏麵包含著兩代帝王的汗水啊。雖然現在明軍占了上風,就算讓他們占了去,可咱們將來還是可以奪回來的,若是一把火將其燒了,可就再也……再也找不回來了!”
看到三德子居然敢拒絕自己的命令,皇太極先是大怒,但當他看到跪在麵前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三德子時,原本湧起的怒火又慢慢消退了下去,最後化成了一道長長的歎息。
他搖了搖頭無奈的道:“你這個愚蠢的奴才,到現在你還看不明白嗎?楊峰此人心狠手辣,又兼之不知何故對咱們滿人恨之入骨,等他攻破了盛京之後焉會給咱們滿人一條活路。
與其等他攻進來將皇宮擄掠一空,還不如咱們自己將它焚毀呢,朕就是死也不願意將這座包含了先帝和朕數年心血的皇宮留給他,你這個奴才平日裏不是自詡最明白朕嗎,怎麼連這點都不明白!”
三德子跪在地上的身子就是一震,皇太極的語氣雖然隻是淡淡的,但話裏話外無不透露著一股悲觀的意味。
這也難怪,跟大明比起來,滿清的崛起其實是非常僥幸和幸閱。
作為一個人口不過百萬的國,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跟大明比起來那就是大象和螻蟻的區別。
先前之所以能屢屢在和大明的爭鬥中取得上風,無非是因為這些年來大明內憂外患,無暇顧及遼東的原因。
遠的不,就萬曆年間的三大征便耗盡了張居正變法後好不容易攢下來的家底,又加上冰河越來越嚴重,加上地方士紳、豪強以及文官集團的做大,這才讓滿人有機會崛起。
如果大明繼續這樣亂下去的話,滿人確實有入住關內的可能,曆史上也確實如此。
但國的悲哀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一旦他旁邊的大國的國力開始恢複或是對國重視起來,那麼對於這個國來將是滅頂之災。
就現在的大明吧,在得到了楊峰提供的從現代社會弄來的高產農作物的種子,尤其是土豆在北方的大麵積種植並獲得豐收後,原本另一個曆史時空裏將大明拖入深淵的流民問題也得到了了極大的改善和環節。
自古以來,華夏的百姓隻要有口吃的,是不會有多少人願意冒著殺頭的危險走上造反這條不歸路的,所以盡管如今的陝西、山西等地依舊如同曆史上那樣有高應祥、李自成等人造反,但無論是規模還是危害程度比起另一個曆史時空都減了許多。
國內的局勢還算相對穩定,另外自從有了楊峰的大明皇家銀行不斷為啟皇帝的內庫輸血後,大明的財政情況也得到了好轉,這樣一來大明就有了更多的精力來對付日益強大的滿清。
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對於滿清來,最倒黴的是遇到了從現代社會穿越過來的楊峰,這廝背靠著現代社會,組建的江寧軍幾乎就是滿清的克星,在對上江寧軍後,滿清軍隊幾乎是逢楊必敗,到現在竟然就要落得國破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