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〇六章 矛盾(3 / 3)

在巴圖蒙克命令下,馬上有侍衛抱著厚重的盾牌和盔甲上來,因為比較沉重,每個人都很難把盔甲輕鬆舉起,走路異常緩慢。

近前後,巴圖蒙克耐心解釋道:“這些盔甲非常沉重,不過卻可以有效抵擋明軍火器殺傷,我們隻需要衝在最前方的勇士穿戴盔甲,再舉著盾牌發起衝鋒,便可以讓明軍火器徹底失去效用!”

“大汗威武!”

“烏啦啦!”

金帳內又是一陣群情激奮,每個人都隱約看到戰勝明軍的光明前景。

巴圖蒙克似乎要跟在場之人印證他研製出來的盔甲的效果,一擺手道:“拿明軍使用的火銃來!”

隨著他一聲令下,立即有人帶了一把火槍進帳篷,恭敬地交到巴圖蒙克手上,卻是沈溪研究,根據佛郎機炮原理製造的第一批佛郎機散彈火銃,因為這種火銃最先在明軍中裝備,也是這幾年邊軍主要配備的火槍,所以被巴圖蒙克拿來作為例證。

“現在本汗親自驗證給你們看!”巴圖蒙克說著,讓人把盾牌豎立起來,旁邊的人匆忙閃開,盔甲則通過木架掛在厚重的盾牌上方。

“讓開!”

巴圖蒙克下令,似乎怕誤傷到周邊人。

巴圖蒙克對於明軍裝備的火銃很有研究,親自填裝彈藥,因為不是燧發槍,需要火繩引燃,眾人屏氣凝神看著前方,巴圖蒙克瞄準盾牌上的盔甲,隨著“轟”一聲振聾發聵的響聲,一槍打在盔甲胸口部位。

不但盔甲安然無恙,就連下方的盾牌也是沒有半點損傷,倒是一些彈丸被震開,散落在帳篷地上到處都是,但因為巴圖蒙克提前讓人躲避開,沒人受傷。

“大汗威武!”又有不少人呐喊起來。

巴圖蒙克對眼前的演示非常滿意,他把火銃丟給旁邊的大兒子,冷笑道:“明朝的火器是很厲害,但也有短板,那就是射程相對有限,無法穿透這麼厚重的鐵板,但因盾牌和盔甲實在太過沉重,打造起來費時費力,所以本汗之前一直沒拿出來,連你們也沒告之。這次帶來的盾牌和盔甲數量不多,好鐵隻能用在刀刃上,這次可以通過它們,一戰取得勝利!”

蘇蘇哈請命道:“大汗,就請您讓我部為先鋒……我們族中大力士很多,完全可以拿得起這種盾牌,讓他們衝在前麵保護後麵的勇士!”

雖然蘇蘇哈屬於請命作戰,主動為達延汗分擔責任,但蘇蘇哈的話仍舊引起巴圖蒙克的反感,因為蘇蘇哈在達延部內公然分起了族群,好似在對所有人說,他蘇蘇哈領導的部族才是達延部中最強的存在。

巴圖蒙克沒有理會蘇蘇哈的請命,看著旁邊的大兒子道:“圖魯,本汗希望這次戰事,由你來調遣指揮,前線的事情本汗暫時不管了,本汗隻想看到最後的勝利!”

圖魯博羅特似乎早就知道巴圖蒙克要安排他擔任先鋒官,欣然領命:“父汗請放心,孩兒一定會完成您的交托,把明軍營地踏平!”

……

……

六月二十五,淩晨。

宣府,張家口堡。

朱厚照早早便入睡,張苑跟陸完等人來到朱厚照落榻的守備衙門求見,卻被小擰子阻擋在外。

小擰子為難地說道:“張公公,諸位大人,陛下感染風寒,龍體有恙,早早便已歇下,諸位若是沒有來自延綏的軍情,還是不要進去驚擾聖駕為好!”

張苑這次沒去跟小擰子爭論,他看著在場幾人,除了許泰、錢寧這樣朱厚照身邊的寵臣,也有戴義和高鳳等隨軍的司禮監太監,此外就是陸完、王敞、王守仁和胡璉這樣的朝中要員,以及穀大用、李興等監軍太監。

可以說這次也是聚集整個張家口堡的實權人物。

在朱厚照生病,或者說因受挫而不下達軍令時,此時所有軍令將由他們來審閱和下達。

張苑道:“都怪你們,提前不把情報調查清楚,現在好了,陛下被你們給氣病了!”

王敞出麵道:“張公公這是遷怒於人吧?我們可沒惹陛下生氣,之前傳達禦旨說不許派出斥候調查軍情,似乎是出自司禮監手筆……到底是哪位公公假傳禦旨,看來回頭該好好查查了!”

“你!”

張苑瞪著王敞,目光中殺意彌漫。

“不必吵了!”

陸完出麵說話,“陛下現在染病,延綏那邊情況不明,我們此刻在這裏爭吵不休,難道不是讓局勢更加混沌難明嗎?”

張苑本來心裏有氣,但此時也不想跟陸完爭,他明白在場人中最有能力的就是陸完,而本身陸完便是兵部左侍郎,在尚書沈溪不在的情況下,可以協調全局。

張苑道:“陸侍郎有什麼建議,但說無妨!”

陸完直言不諱:“有些話不必避諱,此戰到現在,莫說大獲全勝,就算全身而退也不那麼容易……陛下之前禦旨說得很明白,就算舍棄隨軍出征的一萬多人馬,也要保證沈尚書可以平安無恙回到延綏。”

“荒唐!”這次說出這話的不是張苑,而是王敞,“為了保一人而舍棄三軍,這怎麼可能?”

張苑冷笑不已:“怎麼,你王侍郎想質疑陛下的決定?陛下說要保沈之厚,就是要保,隻要有他在,至少以後還有平草原的機會,而且就目前而言,沈之厚製定的計劃完全可行,隻是……各路人馬沒有如期抵達,這責任都在你們身上!”

陸完一抬手:“現在爭論責任是誰的,有何意義?咱們要談的是如何彌補!陛下禦旨已下達,不過看來無法及時傳達到延綏鎮,戰事就將發生,以目前的情況看,韃靼兵馬數量最多也就十萬,而沈尚書所部則有一萬餘,若再加上延綏兵馬,或可一戰!”

王敞道:“不可,若從榆林衛城調動人馬往援,延綏將危在旦夕!”

陸完麵色沉重:“就算延綏不出兵,也要從其他地方調動人馬趕往延綏,以沈尚書的能力,拖住韃靼人幾日應該不成問題,到時候或許有機會可保此路人馬平安撤回延綏……如此戰爭也能有個完美的結局!”

374/42970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