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張永怎麼努力勸說,都沒法打消沈溪的主意。
就算張永再著急也沒用,按照朱厚照吩咐,他以監軍的身份跟隨沈溪出征,這一路上所有事情都是由沈溪來做主,這是連朱厚照都無法改變的事情,更不要說他張永了。
沈溪對張永還算客氣,畢竟張永沒有跟他唱對台戲,這一路旅途辛苦也沒叫苦,盡量配合他工作,如此一來沈溪也不會故意端架子,拒人於千裏之外。
張永沒在中軍大帳中停留太長時間,見沈溪態度堅決,隻好起身告辭,回去見馬永成。
相比於張永,馬永成的監軍經驗也不差,曾長時間擔任馬文升這樣名臣的監軍,在張永跟隨沈溪獲得諸多戰功前,馬永成在大明所有擔任過監軍的管事太監中的地位,比起張永來高多了。
但現在馬永成見到張永也要給麵子,畢竟今時不同往日,張永已成為當今建立軍功最多的太監。
“……如何?”
馬永成見張永回來,連忙上前問道,“沈之厚怎麼說?咱們可是要出塞充當誘餌,在危機四伏的草原上朝不保夕?”
張永歎了口氣,無奈地點了點頭。
“哎呀!”
馬永成顯得無比懊惱,一拍大腿,聲音尖利,“出來前咱家就知道事情不妙,跟著沈之厚走準沒好事,他做事太過激進,從來就不走尋常路,他這是要把咱們都帶到溝裏去啊!”
張永苦笑道:“現在咱家擔心的,並非是去充當誘餌,是怕陛下和其他各路人馬不能按照約定準時出兵,導致計劃從一開始就失敗……另外,該如何保持各軍之間距離,讓韃子陷入預設的埋伏圈而不被察覺?”
馬永成怒道:“什麼圈套,分明是坑害自己人,以沈之厚的聰明才智居然篤定設伏能成功?韃子又不是傻瓜,會輕易出兵而不顧後路?”
張永無奈地攤攤手:“想弄明白這些,隻有去問沈尚書了。”
“你剛才沒問?還是他不肯說?”馬永成凝視張永。
張永再度歎息:“你也說過了,沈尚書行事武斷,能大致跟咱家說明軍事部署便已屬不易,指望他解說得麵麵俱到,實在太過困難。不過他說了,就算其餘各路人馬無法配合,他也保證可以在草原上進退自如,大家安全方麵應該沒問題。但我琢磨,這話的大概意思是……如果這一戰沒什麼成果,責任就不在他身上……”
馬永成聽了眼前一亮,連忙問道:“此話可當真?那他……是否有推卸責任的想法?故意把計劃定成如此,隻要其餘人馬不來或者遲到,導致最終铩羽而歸,那時陛下就不可能追究他的責任了?”
張永堅定搖頭:“不對,不對,沈之厚是想一戰奏凱!他絲毫也沒有退兵的想法,而且就連小勝都不接受!”
“瘋子!瘋子!咱家怎麼那麼命苦,跟著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出征?要是能守在陛下跟前多好?宣府那邊隨便一點小功勞就能吹到天上去,而跟著沈之厚,就算天大的功勞……咱也沒命享!”
馬永成一副嗚呼哀哉的模樣,癱坐在椅子上,半天沒力氣說話。
……
……
沈溪送走張永後,開始規劃接下來兩天的行程。
從居庸關到大同鎮治所,走官道的話大概六百裏,這時代道路不好走,涉及爬山過河,非常容易耽擱時間。
原計劃是十二天走完全程,在沈溪有意加快行軍速度後,要不了七天就能抵達,此時才是第四天,已經距離大同不到一百五十裏。
“……現在我這邊已快到大同,而陛下率領的中軍怕是還需要五天以上時間才能抵達宣府,現在的問題是協調好各方出兵,這時代連電報都沒有,要送出消息聯絡到位實在艱難……”
沈溪發愁,很多事不像他預想那麼簡單,一時間又不知該如何解決。恰在此時,門口傳來雲柳的聲音:“大人,卑職求見。”
沈溪喝道:“進來吧!”
雲柳得到門口侍衛放行,趨步進入中軍大帳,走到帥案前向沈溪行禮,恭聲道:“大人,卑職已經把大同周邊幾百裏情況摸清楚了,暫時沒有發現韃靼人的蹤跡,甚至連草原部族的斥候也沒見一個,可見韃靼人尚未集結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