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六章 分道揚鑣(2 / 3)

小擰子苦著臉道:“那小人就這麼回去跟陛下稟告……”

沈溪歎道:“擰公公,本官不是要給你出難題,隻是陛下現在的態度,明顯對於未來的戰事缺少預判,你作為陛下身邊近臣,應該多加提醒,讓陛下有一種緊迫感才行。”

小擰子哭喪著臉道:“沈大人您這不是開玩笑嗎?小的哪裏有那權力向陛下進言?進言的事情,還是您們這些朝廷肱骨之臣去做,小人隻負責居中傳話……”

或許是意識到跟沈溪多說無益,小擰子緊忙告辭離開。

送小擰子到門口,沈溪正要折返回房,忽然發現一人在附近探頭窺視,沈溪仔細一瞧,卻是剛到職不久的狗頭師爺唐寅。

唐寅好奇地問道:“剛才那位……是陛下身邊近侍吧?”

沈溪沒有回答,微笑著問道:“唐兄怎麼有心情過來轉轉?”

唐寅回過神,跟沈溪一起進到屋子,相對坐下後問道:“不才想過來問一下,沈尚書此戰如何安排?”

沈溪一怔,心想:“唐伯虎雖然貪戀軍功,但也不會盲目,才走到居庸關就想知道我的全盤計劃,想必也是擔心我這路人馬會有極大的危險吧?亦或者他聽到一些風聲?”

沈溪聳聳肩:“具體計劃不能外泄,且現在沒到具體落實時,其中還存在諸多變數,請唐兄見諒。”

唐寅臉上露出為難之色,欲言又止。沈溪好奇的問道,“唐兄因何問這個?莫不是得知什麼消息?”

唐寅道:“聽說沈尚書不會陪同陛下前去宣府,而是直接趕往大同,這就……讓人費解了……宣府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保衛京師、防禦外族入侵的咽喉之所在,同時朝廷的錢糧也主要放在宣府,去大同圖的是什麼?”

沈溪看著唐寅,唐寅也在打量他,似乎滿肚子的疑惑需要人解答。

唐寅早就知道在沈溪身邊討口飯吃不那麼容易,沈溪不會養閑人,他已經幾次在沈溪這裏吃癟。

沈溪想了下如何措辭,這才道:“陛下將自宣府起兵,而我則準備領兵自大同出塞,深入草原。”

唐寅一聽驚訝地站起身來,瞪大眼問道:“這是否意味著沈尚書以自身人馬為餌,引誘韃靼人南下,而以陛下中軍,再加上北方邊塞各路人馬,將韃靼人圍殲於一處?”

沈溪笑了笑:“伯虎兄這個問題,是否有些異想天開?戰場上情況瞬息萬變,草原廣漠,要想誘敵深入可不是什麼好戰略……不過,若是韃靼人按照伯虎兄所說態勢進兵的話,我方如此應對也未嚐不可!”

唐寅沒有跟沈溪對話,在屋子裏來回踱步。

沈溪看唐寅反應,就知道用謊言欺騙唐寅不會有任何效果,騙旁人或許可以,騙唐寅很難。

“唐伯虎平時看來迂腐不堪,但在大局觀上卻很少有出錯,這是個嗅覺靈敏的人精,隻是他平時沉迷酒色字畫,沒有機會表現罷了。”

看著一個人在自己麵前走來走去,哪怕對象是名留青史的唐伯虎,對沈溪來說也是非常無趣,半晌後他主動打破沉默,問道:“伯虎兄若是覺得危險,不妨自行離開,反正你隻是我聘請的幕僚,不需要對朝廷負責,更算不上逃兵。”

唐寅看了沈溪一眼,神色陰晴不定。

沈溪心想:“此行的危險程度你已經想到了,我沒必要隱瞞,現在該你做出選擇了……危險與機遇並存,你要麼跟我走,要麼打道回京。出征雖然危險,但回報卻很大,若你當逃兵的話,就此與仕途絕緣不說,我們恐怕也要就此恩斷情絕。”

唐寅臉上滿是為難,半晌後下定決心:“在下豈是那貪生怕死之輩?隻是……出邊塞後,草原和大漠均是荒蕪遼闊,條件極為艱苦,在下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怕是適應不了。”

沈溪心裏暗笑,以唐寅說話滴水不漏的做派,沈溪當然能聽出話語中強烈的暗示:“我能跟你出征可以,但我要留在大同府,不想隨你出關塞。”

之前沈溪還在裝糊塗,但這次卻沒有給唐寅任何麵子,直接道:“若適應不了,在下不會強求。唐兄想要建功立業的話,還是得冒一定風險,在下去哪裏,唐兄作為我的私人幕僚就得出現在哪裏,否則的話……唐兄最好趁早離開,因為戰場並不在我大明疆土內,而是在廣袤無垠的荒原上!”

唐寅眉頭緊皺,看著沈溪,神色複雜。

沈溪再道:“陛下需獨自領兵前往宣府,居庸關便是兩路人馬分兵之所,在下明日一早便會去跟陛下請辭,若要求唐兄今夜便做出回答,實在強人所難,唐兄何不回去好好考慮,明日再告訴在下你是去是留?”

沈溪給了唐寅充分思考的時間。

他不會強求旁人跟他一起走,唐寅這個人想用繩子拴住不可能,這根本就是個桀驁不馴的浪子,曆史上唐伯虎的名氣不在於他學問有多大,而是他任意不羈的狂士標格,在大明幾百年曆史中獨樹一幟。

唐寅看著沈溪,神情極為痛苦,顯然是舉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