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2 / 3)

沈溪解釋道:“兩人議定之事是否不利於我,還不好說,不過這次張苑突然走出步好棋,應該是被陛下逼迫太急靈關閃現所致……之前兵部奏請的糧草和輜重用度,朝廷遲遲未予批複,以我想來,是有人把奏疏轉呈陛下麵前,以達到打擊張苑的目的……誰也沒想到,張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有了謝閣老相助,他應該能順利渡過這次難關。”

雲柳不解地問道:“大人是說,有人把司禮監已朱批過的奏疏截留並轉呈給陛下?難道是……擰公公?”

沈溪搖頭:“以擰公公膽色,尚不敢做出此等事來,而且擰公公暫時還沒有接觸奏疏的機會……以我猜想,有可能原司禮監內對張苑有意見的太監,聯合起來,背地裏給張苑使絆子。”

“說白了張苑能力太過平庸,難以服眾……宮內已形成一股針對張苑的力量,現在的張苑正麵臨人生最困難的階段!”

雲柳道:“那為何大人此時不出手幫張公公?想必張公公也願意投到大人麾下……若大人可以影響司禮監掌印,不就可以更好地掌控朝政大局?”

“張苑可不是什麼好盟友。”

沈溪評價道,“至少現在不是……張苑完全是市井小民的心態,利益麵前,翻臉比翻書還快,上一刻他需要你時,拚命巴結,轉眼你沒了利用價值,他不幫忙不說,還恨不得踩上幾腳……我知道反對他的勢力中,有幾個能人,這些人對大明忠心耿耿,若上位的話,對老百姓更有利。”

雲柳若有所思地低下頭,眉頭微皺,顯然不怎麼讚同沈溪的說法。

沈溪笑了笑,道:“你定以為跟能人合作未必一定是好事,有很大可能會被人算計,那我跟你說,一切合作的前提,是看最終目的是什麼,是否對朝廷社稷有利,哪怕最差也能促進經濟民生發展。”

“否則像張苑這樣,就算明知是個庸才與其合作能獲得巨大利益,卻又知道他為人奸詐隨時都會背地裏捅刀子,誰都會暗中留一手,處處防備的結果隻能是反目成仇。”

“奴婢受教了。”雲柳行禮。

沈溪輕歎:“單獨相處時,不必自稱奴婢,我知道你對很多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你不是那種盲目隨大流之人,我希望你能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因為我不是每次都能把一個人看透,需要參詳不同的意見。時候不早,我也該休息了,明日有很大可能會開朝會……這次朝議已拖了些時日……”

……

……

一切如沈溪預料,當日要舉行午朝的消息,一大清早便傳遍京師大小衙門。

雖然有的衙門沒資格派人到宮裏參加這次朝議,但怎麼說也是件稀罕事,聽到這消息後,官員們普遍感到振奮。

自劉瑾倒台,朱厚照已是第三次召見大臣,雖然第一次隻是見到幾名大臣,而第二次則直接放了鴿子,但這麼短時間內連續舉行三次朝議,也說明皇帝正在往勤政的方向發展,對朝廷有利。

辰時剛過,沈溪到了兵部衙門,侍郎陸完過來將朝議之事告知。

聽完宮中傳達的內容,沈溪點頭道:“陸侍郎今日也在入宮之列,看來陛下是要過問軍務。”

“哦?”

陸完有些不解,“莫不是要商議明年的戰事?眼看都要年底了,來年戰事……怎麼也會拖到入秋後吧?可入秋後……馬上麵臨入冬,西北可是苦寒之地哪……”

雖然隻是一兩句,但陸完意思明顯,想勸說沈溪不要堅持來年開春便用兵。

就算要打仗,也要拖到下半年再說。

沈溪笑道:“朝議涉及軍務也未必就是要打仗,或許隻是商討來年朝廷預算……屆時隻需看看各部調撥錢糧的情況,不就知道陛下是否有意開戰了?”

在這件事上,沈溪沒拿出太過明確的態度,因為他知道朝廷上下都反對來年對草原用兵。

其實沈溪自己心裏也沒底,但說出去的話不能收回,而且他並不認為來年戰事會有什麼麻煩,這正是大明最為強盛而韃靼人衰敗不堪時,若不趁機主動出擊殺殺韃靼人的威風,不用一兩年等韃靼人重新整合在一起又會卷土重來。